• 2022.01.31
    星期一

建築署應用機械人 割柱燒焊助省工期

[2022.01.31] 發表
運用機械人可提高工程效率及安全,建築署長何永賢(右二)表示隨着科技成熟,未來亦會更積極在工地使用機械人。圖中如小型坦克的裝置,是建築署計劃今年引入的清洗水箱機械人,取代人手在密閉水箱工作。(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建築署近年大力引進機械科技,在多個工程項目應用,其中在一個項目利用機械切割樁柱,以及在樁頭燒焊時使用等離子切割,合共節省約55個工作天;在工地安全管理和歷史建築維修方面,亦已應用智能和航拍技術,以提高工作質素和施工安全。署方預計今年內引用機械人清洗大廈水箱,取代人手在密閉的水箱工作。

北區健康中心項目節省55工作日

建築署引入機械人成效顯著,署方總結去年工作時表示,在北區百和路社區健康中心暨社會福利設施項目使用機械切割樁柱,除切口齊整、準確度提升外,每支樁柱切割及打磨只需46分鐘,較傳統人手節省50分鐘,以該項目340支樁柱計算,僅該步驟已可節省約12個工作天;該項目的樁頭燒焊亦使用等離子切割,避開傳統燒焊有煤屎的問題,每支樁頭比人手燒焊可節省3小時,只需1小時便完成,工程時間大減約43個工作天。

古洞北一個特建福利服務綜合大樓項目中,建築署透過工程合約使用自動物料運輸機械人,可負載80公斤物品,適應10度的斜度,時速達5公里,最大行走距離40公里;啟德發展區的稅務中心項目亦有應用機械人,協助高空標記及鑽孔工作。

工人戴監察手帶 「低幾米」知跌倒

除機械人運用,建築署在瑪麗醫院第一期重建計劃使用地盤安全智能系統,工人佩戴智能手帶,配合藍牙接收器,控制中心可實時監察工人位置;加上智能安全帶和智能鎖具,建築署副署長謝昌和稱,控制中心可實時檢查安全帶有否扣好,避免意外,「如果工人位置突然低了幾米,便知道是跌倒,可以第一時間施救」。

航拍及攝錄技術已非常成熟,建築署已為荃灣三棟屋等4座歷史建築作文物信息模擬檔案記錄,由於不少中式歷史建築均是瓦頂,相關人員無法親身「登頂」檢查,借助航拍和智能系統,建築署可辨析損壞部分並盡早維修,亦可預先記錄文物細節,方便復修還原。署方亦將正式使用洗水箱機械人,取代人手在密閉的水箱工作,現正與水務署商討規範標準,預料今年可正式在保養合約中使用。

料今年引進機械人洗密閉水箱

建築署長何永賢表示,使用機械人和新科技受工地客觀條件限制,例如運輸機械人的應用,需要工地本身有使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系統,才可讓機械人準確運行;洗水箱機械人是噴灑式,與人手擦拭標準不同,亦需時與水務署重新制訂標準。但她表示使用機械人是大勢所趨,可提升工地安全和施工質素,未來亦有意在不同項目增加機械科技的使用。

更多港聞
伊院5G手術室4K直播施刀 醫生遙距監督
【明報專訊】神經外科手術一向難度極高,腦內神經線及血管錯綜複雜,做微創手術時,醫生要在毫釐之間準確下刀。伊利沙伯醫院去年底引入5G手術室,以...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海關去年執法案件共8323宗,拘捕5143人,分別按年上升3%及26%,檢獲物品價值約62.7億元,按年升73%。海關表示,... 詳情
AI輔助寫劇本 盼可塑角色撰對白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要完全代替人類從事創作工作暫未可行,但卻有初創公司提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閱讀技術和網絡上的大量資訊,輔助人類創作劇本,代替... 詳情
【明報專訊】iCreator Limited共同創辦人蔡君恒表示,雖然他沒有參與劇本創作工作,但公司另一名創辦人文佩卿任職於電影公司,主要就...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