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膠棉、旋轉點揀好?
清潔達人:傳統地拖最好用
年廿八洗邋遢。距離農曆新年只剩下幾天,一想到要全屋大掃除就頭痛不已,當中令人討厭的環節,拖地想必榜上有名,既要彎腰,又要扭乾地拖,還要用力擦走地板污漬,未開始已經想結束。
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地拖款式針對不同類型用家,讓大家拖地時省力、方便一點。怎樣找到最合心意的那把地拖?請來資深家務助理分享使用經驗,另有生產商講解地拖使用貼士。掌握好地拖使用竅門,拖地,原來不是這麼可怕!
文:張淑媚
近年地拖產品愈出愈多,從最便宜的傳統地拖,到體積細小的平板地拖,以及主打毋須雙手接觸地拖頭的膠棉地拖及旋轉地拖,產品價格差異頗大,從30元到300多元不等。長者安居協會一線通管家易服務星級家務助理呂慧然,擁有近18年家務助理經驗,她到過不同家庭清潔,發現不少人花錢買地拖後只將它擱在家中,不是清潔效果欠佳,就是使用起來麻煩。了解每款地拖特性及自己需要,就能減少浪費。
旋轉地拖:黏塵免沾手 佔空間
旋轉地拖組合包括地拖及地拖桶,一般透過腳踏或手壓地拖棍推動脫水器旋轉,標榜雙手毋須接觸地拖頭就可去除水分。清潔用品品牌微力達代表、科德寶家居用品市場經理陳卓賢指市面上旋轉地拖的布料大多使用超微細纖維(microfiber),容易黏附微細的垃圾、塵埃,清潔能力比普通纖維布高,而且較耐用,抗化學物品的能力較其他物料佳,能承受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劑、熱水等。至於地拖桶設計,腳踏式比手壓式轉速較快,較為慳力。3M家庭用品部市場部主任林會得補充,長者或平衡力較差的人,較難單腳站立,手壓式旋轉地拖較適合他們。
圓形地拖頭較闊 難清潔窄縫
不過,呂慧然認為,旋轉地拖的地拖桶體積偏大,佔用較多空間,未必適合蝸居家庭,而且脫水槽佔用水桶一半位置,水桶口較小,當清洗地拖時,地拖頭在水桶沾滿水,再移動至旁邊的脫水器,地拖頭或濺出水分,弄濕地方。靈活度方面,由於地拖頭較闊身,加上大多是圓形設計,未必能深入狹窄縫隙,角落位置、牆角線等,或未能徹底清潔。
無論是腳踏式或手壓式,呂慧然使用後認為旋轉地拖的脫水能力一般。以手壓式為例,「通常需壓10多下,但也未必乾得透,拖到地上仍是濕的」。陳卓賢指脫水效果受手壓次數、力度影響,但最重要是放正地拖頭,建議用家將地拖頭放上脫水器後輕力壓一壓,確保地拖頭與脫水器位置貼合,才開始脫水。
膠棉地拖:免沾手超吸水 較費力
同樣標榜免沾手的膠棉地拖,透過向上拉動手掣將膠棉的水擠出,主要用於浴室、洗手間等較潮濕的地方。陳卓賢表示,膠棉地拖「超級吸水」,不過物料本身的清潔能力較弱,因此大部分膠棉地拖都具坑紋設計,幫助黏附沙石、頭髮、塵埃等。其抗化學物品的能力亦較差,建議搭配漂白水、熱水、清潔劑使用時分量愈少愈好。
呂慧然讚膠棉地拖吸水力出色,曾有家庭洗手間水浸,戶主利用膠棉地拖吸水解決危機。不過,其他方面則相對遜色。一般尺寸的膠棉地拖較重,吸水後需較用力才能弄乾,「一般女士未必夠力拉起手掣,即使拉得動,也需要較大力氣,拖完地已經很累」。膠棉地拖長放不用,膠棉容易變硬,使用前或需浸一浸水回復柔軟。另外,膠棉較闊身,未能深入清潔縫隙,拖地時又容易啜實地板,不易推動。
林會得和陳卓賢都表示,地拖頭乾身容易啜實地板,使用前宜濕一濕水。陳卓賢補充,拖地時盡量向同一個方向使用,避免前前後後地拖,都能減少地拖吸實地板的問題。
平板地拖:乾濕兩用 放置慳位
大部分平板地拖標榜乾濕兩用,可直接用於除塵、除頭髮,當沾上水分後,地拖頭又可搭配其他清潔用品拖地。陳卓賢指平板地拖頭的設計多混搭不同纖維,有些負責去污,有些負責吸水,而且相較傳統地拖,有較大範圍緊貼地板,清潔能力較高。
呂慧然指平板地拖勝在「慳地方」,體積小,容易收納,而且地拖布可以拆出來手洗晾乾,滿足清潔要求高的用家。平板地拖用途多多,清潔地板以外,還可清潔牆身和天花板。乾濕兩用看似很方便,呂卻認為:「乾拖後要洗乾淨塊布,清洗時能否洗得很乾淨呢?不如直接用除塵紙更乾淨衛生!」部分產品為了方便更換地拖布,採用魔術貼設計,「大約十次八次(魔術貼)黏力減退,就要更換新的」。
傳統地拖:纖維較棉線去污 扭乾有竅妙
即使地拖款式推陳出新,傳統地拖能生存這麼久,自有它的道理。別看傳統地拖設計簡單,地拖頭的布料、布條形狀,都會影響其清潔能力。地拖頭大致分為兩款,一款為棉線拖頭,由多條棉線編織而成,另一款為纖維拖頭,地拖條寬闊扁平。林會得指出,地拖沾上污垢後,寬條設計可避免污垢卡在布條上,相對棉條容易清洗乾淨。而物料方面,纖維布料比棉線吸水力、去污力較強。
用過這麼多款地拖,呂慧然認為始終是傳統地拖最好用,一口氣數出傳統地拖的優點︰「慳地方、容易施力、活動能力高,清潔範圍大,無論是縫隙、牆角線等全部都拖到!」很多人對傳統地拖避之則吉,最怕扭乾地拖這個步驟,即使花上很大力氣,仍難以完全扭乾,往往愈拖愈濕。呂慧然分享,其實扭乾地拖有竅妙,將布條分開數束扭乾,從積水最多的中間部分開始扭到末端,重複數次,最後整個地拖頭再扭一次,水分就能排得七七八八;選購時,建議購買寬條設計的地拖頭,較為薄身,容易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