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2
    星期三

中國「天眼」新發現 挑戰恒星形成理論

[2022.01.12] 發表

【明報專訊】中國的「天眼」望遠鏡(FAST,圖)近日宣布獲得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宇宙中恒星的形成速度可能要比理論設想的快得多。

1月5日以封面故事呈現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一個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菂主導的國際天文學科研團隊,動用「天眼」對位於金牛座的一處名為「林茲1544(Lynds 1544)」的分子雲進行了磁場探測。

「林茲1544」距離地球大約450光年,其內部正在孕育一顆新的恒星。探測結果顯示,星雲中某個關鍵部分的磁場強度只有理論模型預測值的大約1/13。如此弱的磁場強度意味著它即使在雲團狀態,也無法阻止物質在引力作用下發生坍縮,標志著恒星形成的雲團內核高密度區核聚變的觸發,可能要比之前人們以為的快得多。

根據現有的恒星形成理論,在恒星形成的早期,星雲內的磁場能夠抵消掉部分引力,使得雲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非致密狀態。直到後期致密的雲團核心形成。要使這一假設成立,星雲內的磁場必須一直非常強,才能與引力不斷抗衡,維系以百倍級增加的雲團密度。而「天眼」的觀測結果與此相反。星際介質從恒星外圍的冷中性氣體到原恒星核,具有基本一致和連貫的磁場結構。這一發現可能具有革命性,雖然仍需更多的觀測證據支持。它表明,恒星的形成速度要比之前人們認為的快得多。它們的形成可能只需百萬年,而不是之前認為的上千萬年。

「天眼」即位於貴州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當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射電望遠鏡。「天眼」現已向全球開放,可以承擔各類天體物理學射電觀測任務,也能參與尋找外星文明。

更多中國新聞
香港「六四紀念館」關閉後,海外民運人士10日在美國舉行線上記者會宣布,正在籌備於紐約建立「六四大屠殺紀念館」。召集人王丹在會上表示,紀念館計... 詳情
妻子張青美國癌逝 郭飛雄至今仍失聯
內地知名維權人士郭飛雄(本名楊茂東)的夫人張青10日因腸癌在美國馬里蘭州去世,多名內地維權人士及郭飛雄的親屬,在網上通報了張青逝世的消息,稱... 詳情
【明報專訊】湖南省衡南縣人社局一名公職人員,深夜帶數百張已過身人士的社保卡,在銀行提款機上套取15萬元(人民幣,下同),因長時間使用而導致銀... 詳情
桃機入境確診者爆增 衛福部祭3大措施防醫療崩潰
【明報專訊】台灣桃園機場啟動長程班機落地,入境旅客立即PCR採檢措施,但因國際Omicron疫情嚴峻,入境確診患者暴增,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