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足迹:回力鏢拋擲的秘密
【明報專訊】回力鏢是在擲出後又飛回原點的拋擲式工具,最初用於打獵。現今,以白紙及小量工具便可自製回力鏢,在「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香港青年協會創新科學中心導師鄧天樂於線上教小學生製作回力鏢,並解構當中的原理呢!
■製作步驟
回力鏢可用不同材料製成,例如動物骨頭、木材等。由於材質堅硬的回力鏢對小學生易造成危險,這次鄧天樂改以白紙製作。
材料:A4白紙1張、膠紙、剪刀
1. 將白紙平均剪成四等份,然後將每等份對摺成長條狀
2. 將長條以直橫相交方式套入,呈十字形,並以膠紙在長條的交匯處黏妥
3. 將長條修剪出弧形,然後將所有開合處以膠紙封邊,完成
■知多點
萬年回力鏢
(圖d)是鄧天樂從澳洲帶來的回力鏢造型紀念品,他說在當地發現最古老的回力鏢已有上萬年歷史了。澳洲原住民擅長運用回力鏢,他們捕獵鳥類前先預計鳥群逃走的方向,並在那裏設置大網,當他們擲出回力鏢,鳥群受驚飛至預設的大網,便被捕獲。至於擲出的回力鏢會回到原住民手上。
史上最古老的回力鏢出現於波蘭,由長毛象象牙製成,有3萬年歷史呢!回力鏢在今天主要用於休閒娛樂或運動競技,大家拋擲回力鏢時要小心注意不要傷人啊!
■擲回力鏢Q&A
雖然回力鏢製作過程簡單,但不少小學生完成後卻無法令回力鏢沿弧形曲線飛行,並回到手上,原來這當中牽涉科學原理。
Q1:回力鏢擲到地上了
A:投擲姿勢要正確,回力鏢與地面要垂直
鄧天樂示範投擲,說:「投擲姿勢正確才能成功。」有以下原因:
伯努利定律
首先回力鏢與地面要垂直,投擲後才有可能讓回力鏢轉回來。這與伯努利定律有關,鄧天樂說:「伯努利定律是與流體力學、能在空中飛行相關的原理。」定律指出,流體(如空氣、液體等)流速愈快,壓力愈小;流速愈慢,壓力愈大,當紙製回力鏢與地面垂直的姿勢擲出時,回力鏢「紙片」會圍繞中心快速轉動,流經紙片側的氣流速度相對較慢、壓力較大,紙片會受到與中心速度垂直的氣動力影響,讓回力鏢圍繞弧線轉動。
圓周運動
回力鏢圍繞弧線轉動的動作,稱為「圓周運動」,即可讓物件轉彎(或轉圈)的運動,需要與速度方向呈垂直的力作用,因此投擲姿勢與地面垂直很重要呢!
Q2:回力鏢轉動少
A:鄧天樂說,同學的力度、投擲的方法也有影響,「不是直接擲出,在擲出前先放鬆並轉動手腕再將回力鏢甩出,也可以稍微用力」。轉動手腕把回力鏢擲出的動作,可給回力鏢「落旋」,即是增加旋轉的動力。當回力鏢的轉動能力增加,便更易做到圓周運動,能轉彎,並飛回同學的手上了。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
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提出物件運動依據一定的規則,稱「定律」,當中有三項「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稱為「慣性定律」,鄧天樂說,回力鏢移動的規則便與此定律有關。慣性定律指物件以不變速度運動時,除非有其他外力干擾,否則它會保持原本運動的狀態。投擲的回力鏢最初以某速度旋轉,並開始圓周運動,便會因慣性定律而一直保持轉彎的狀態,因此只要讓回力鏢有足夠的力量轉彎並回來,就能順利完成投擲了。
Q3:回力鏢仍然飛不出去
A:若依以上指示,回力鏢仍然飛不出去,還有其他原因,鄧天樂舉例,如「紙片」的形狀不平均、未有剪出稍具弧度的弧形紙片等,都會影響力的施展、流體經過的流速,大家要留意呢!
■知多點
回力鏢世界盃
回力鏢世界盃每兩年舉辦一次,由國際回力鏢協會主辦,每屆主辦地點不同,2020年原定於法國巴黎舉行,因新冠疫情取消。世界盃有多項競技項目,例如回力鏢回到原點距離最近、回力鏢拋出50米後是否原地接回、投擲回力鏢與接回時間等。瑞士回力鏢著名好手Manuel Schütz(Manu)曾奪多項比賽冠軍,包括讓回力鏢飛出238米後回到原點!順帶一提,他是數學與物理教師呢!
■常識站
圓周
圓周率稱為「π」,它不是整數,一般將π=3.14計算,圓周計算公式為:
圓周=圓形直徑×3.14
日常生活中,若要知道圓周,例如車輪、薄餅的圓周等,都可用上這算式呢!
■想一想
你有興趣製作及使用回力鏢嗎?為什麼?
■關鍵詞
回力鏢 Boomerang
圓周運動 circular motion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
文:鄭惠霞
圖:劉焌陶
[常識學堂 第2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