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女社媒拍視頻教中文走紅
因疫無法赴滬工作
【明報專訊】華裔卑大碩士畢業生Vicky Huang在疫情前去了上海,也如願獲得當地一間企業顧問公司聘為研究專員,但疫情爆發卻打亂了她在上海發展的計劃。
然而,山不轉路轉,Vicky幾個月前在因緣際會下,開始在本地用Instagram用英文教外國人學習中文,短短的30秒影片,有些已引起了上萬人次瀏覽,讓她初嘗了當「小網紅」的滋味。Vicky說她並不後悔未能重返上海工作,但最為掛心的是還留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宿舍裏,記錄她在上海生活的日記本。
Vicky在2017年時完成卑詩大學(UBC)腦神經認知科學的學士課程,2019年完成UBC管理碩士課程,也是在2019年的9月,她遠赴華東師範大學修讀「中國哲學」及「全球產業鍊在中國」兩門短期課程。
Vicky說,她在進修期間,很幸運地進入上海最大英文雜誌Time Out Shanghai實習,她為該雜誌採訪並撰稿。在那段期間,她曾訪問15歲國際象棋天才,以及17歲創作型歌手。在實習期間,讓她開始愛上上海這座城市。
Vicky說,在2020年1月時,她正式被一間新創的企業顧問公司錄取,聘作研究專員(Research Executive),將負責聯繫企業顧客並提供顧問協助。新工作則是於2020年2月開始。於是在正式工作之前,她按照原訂計劃搭機返回溫哥華探望家人,準備兩周後再返回上海。可她萬萬想不到,疫情就在那時開始大爆發,她也就無機會重回上海。
Vicky說,眼見疫情結束無望,她開始在本地做英文家教、翻譯到做自由接案,開啟了在家工作接案的全新工作模式。
幾個月前,她受到Instagram上教導不同語文影片的啟發,自己開始自製短片教中文。她說,她從不懂剪輯及插畫,到自己會剪及加插畫,現在製作一集30秒的影片,約花30分鐘的時間。
Vicky說,由於她曾在上海及重慶住過,所以有源源不斷的題材,例如在11月11日,她教外國人什麼說「光棍節」,又教人如何問「你是不是單身」等外國人士比較容易混淆的用詞。
她指出,即使是「上海」這兩個字,外國朋友也經常跑音,無法準確的說出「Shang」,而是說成了「Sheng」Hai。Vicky說,即使是很簡單的詞語,也能引起一些粉絲的留言發問及討論,所以她認為,未來應該針對如何準確發音,製作更多影片。
Vicky說,疫情期間在網上自由接翻譯案子的經驗,加速她在各領域的學習。例如,她見到了各行各業在疫情下求新求變的精神。
她舉例說明,例如有一個客戶,是在澳洲的健身教練,請她幫忙將已製作完的健身影片配上中文字幕,希望能夠打入中國市場。
Vicky說,接下來她會推出更適合外國人學習的中文教學影片,她也希望有機會可以返回上海,取回她還留在宿舍的日記本,以及一些心愛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