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7
    星期四

嘆公屋短期無望 劏房戶:無措施加快上樓

[2021.10.07] 發表
劏房戶鄭女士認為,部分新移民來港「團聚」後一兩年就可上樓,但她來港已20年,直至生育孩子前一直有工作,但短期內上公屋機會渺茫。鄭女士向記者示範在劏房內替女兒洗頭,表示十分吃力。(林靄怡攝)
鄭女士與兩名年幼女兒居於觀塘不足100呎的劏房,坦言預料一家人起碼等8年才能獲編配公屋,現時三母女擠在同一張牀上睡覺。她說孩子開始長大,空間狹小牀位較高,擔心女兒跌倒。(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到未來10年已覓得350公頃土地,可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有劏房住戶認為數字意義不大,「個個都識做數字」,實際上並無措施能加快他們上公屋。

有意申請過渡屋 不考慮新界

鄭女士與兩名分別3歲及1歲半的女兒居於觀塘一間不足100呎的劏房,輪候公屋已近3年,但她對短期內能上樓感到渺茫,稱以她胞妹一家三口為例,輪候公屋約8年仍沒消息,預料自己同樣要起碼8年才有望上樓。

她質疑,部分新移民來港「團聚」後一兩年就可上樓,但她來港已20年,過往一直有工作,只是生育孩子後才申領綜援,依靠綜援支付生活開支及每月6400元租金,平均每月僅餘4000多元應付生活,領綜援後亦無其他政府資助,形容有如「孤兒仔」,建議政府編配公屋時不應只計收入,要同時考慮家庭收入、居住環境等,否則會「心理不平衡」。鄭女士稱,有意申請過渡房屋,但亦要視乎地區,認為新界不太方便接送子女上學,不會考慮。

社協倡增過渡房屋至5萬個

促訂時間表取締劏房籠屋

社區組織協會批評,以政府最樂觀的預算,未來房屋供應最快要在2031至32年才能滿足需要,是「遠水難救近火」,建議當局在短期內應增加過渡房屋供應至不少於5萬個,以紓緩20多萬戶公屋輪候冊住戶的住屋需要,又促當局盡快訂立取締劏房及籠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2021年施政報告)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2021年施政報告》指出,自《港區國安法》去年實施以來,特區政府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積極推展《基本法》第23條(下簡稱23條... 詳情
【明報專訊】《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2021年施政報告》提及,政府需強化知識產權制度,計劃重啓2016年未... 詳情
下學年官津校新聘教師須考基本法  其他政府支薪行業不須  小學校長關注決定標準
【明報專訊】明年9月起官津學校新聘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測試。昨日發表的《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該新措施,政府消息指除了新入職教師,下學年... 詳情
【明報專訊】前年反修例事件四成被捕人士為學生,各界關注年輕人守法意識。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制訂具針對性的更生計劃,強化在囚青少年的守法意識... 詳情
環保署一條龍處理家居垃圾
【明報專訊】立法會於今年8月通過垃圾徵費條例,設18個月準備期,本港最快2023年落實垃圾徵費,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由環保署取代食環署...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