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中」:如果我是一棵小草
【明報專訊】同學畫畫時是怎樣畫草呢?畫出幾條短促而參差不齊的彎線就算,還是會畫一些上聳的線條,再仔細畫出草上尖下闊的輪廓。草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纖細的身軀,沒有花朵的美麗,也沒有樹木的高大,今期就由小草作主角,它到底可以有什麼含意呢?
■牆頭草
「牆頭草」字面意思就是長在牆垣頂上的小草,隨着風向忽左忽右的搖頭,風往哪邊吹,它就往哪邊傾倒。人們以「牆頭草」比喻那些毫無立場、主見、唯利是圖的人,哪方對他有利即倒向哪方。
《伊索寓言》——鳥、獸和蝙蝠
《伊索寓言》裏有一個關於蝙蝠的故事:鳥與野獸宣戰,鳥營贏的時候,蝙蝠立刻投靠說:「我有翅膀可以飛,應該屬於鳥類,請讓我能加入你們。」當獸營勝出時,蝙蝠又走過去說:「我是鼠類,讓我加入你們吧!」由於鳥類和獸一直打來打去,每天都互有輸贏,只見蝙蝠忙着飛過來又飛過去。後來雙方宣告停戰和平,兩邊都認為蝙蝠是牆頭草,因此把它趕出日光之外,蝙蝠只能躲藏在黑暗的山洞裏居住。
不願投降的文天祥
南宋末年,元軍猛烈進攻,國家情勢危急。文天祥變賣了自己的土地作軍費,招募保家衛國的勇士;但不幸戰鬥失利,堅守廣東的文天祥最終被元將張弘範俘虜,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欣賞他的忠烈之氣,多次派人勸降,並對他許以高官,但文天祥面對威逼利誘仍然沒有改變心意。他留下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忠於宋朝、不願投降的心志。
文天祥大可以歸順元朝享受高官厚祿,但他的的忠肝義膽,受後人敬佩。不過有人持不同看法。有人認為「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文天祥選擇先屈服,像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等候合適時機再圖良策反擊,可能歷史會因而改變。作貪生怕死的牆頭草,還是忍辱負重的俊傑只是一線之差,你又會怎麼抉擇?
頑強生命力
除了有打不死的蟑螂,亦有踩不死的草,野草的生命力之強相信同學都見識到。小草雖然十分弱小,但卻有異常的韌性,面對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也不會低頭,對不良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路邊淺土上、水渠邊,甚至在街磚間狹窄的縫隙中都能夠生存。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是白居易為考科舉試而寫的,詩中既讚頌草的生生不息,又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情懷。古原上青草繁茂,每年都會枯萎一次,茂盛一次。野火不能把草燒殺乾淨,春風一吹它又恢復生命,破土而出。淡淡草香味散發在古道上,陽光照耀下的廣闊綠野,連接着荒僻的城鎮。今天我要在這地方為朋友送行,那離別的傷感就如野草一樣綿延不絕。
■想一想
「草」除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隨風擺動外,同學認為小草還有什麼特質呢?
特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小錦囊
簡介
筆名落花生的許地山是台灣作家,他的作品〈春底林野〉語言清新樸實,透過描寫春天的林野景色,讚美春天生朝氣勃勃,帶給人們歡愉之樂。一起看看他如何用文字形容春季的景色。
節錄
春光在萬山環抱裏,更是泄露得遲。那裏底桃花還是開着;漫遊的薄雲從這峰飛過那峰,有時稍停一會,為的是擋住太陽,教地面底花草在它底蔭下避避光焰底威嚇。
岩下底蔭處和山溪底旁邊滿長了薇蕨和其它鳳尾草。紅、黃、藍、紫的小草花點綴在綠茵上頭。天中底雲雀,林中底金鶯。都鼓起它們底舌簧。輕風把它們底聲音擠成一片,分送給山中各樣有耳無耳的生物。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聽得大醉,也和着聲音底節拍一會倒,一會起,沒有鎮定的時候。
——節錄自許地山〈春底林野〉
■考考你
文章中出現多次「底」,同學能猜到它的意思嗎?
A. 底下
B. 的
C. 到
答案:B
在民初時期,五四運動大力提倡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白話文興起,在早期白話文章中常常出現「的」、「底」混用的情况。
■學一學
景物描寫
景物描寫有很多種技巧,今期介紹定點觀察和步移法的分別。定點觀察是站在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把眼前所見的景物按順序描寫出來,可以是由近而遠、由左而右、由高至低等,步移法是一邊走一邊描寫,把路途中的景物一步步地寫下來,可以讓讀者有親歷其境之感。但要注意必須清楚交代位置的轉移,例如「再往前走」、「轉到最後一道彎」等。
■試一試
同學試以步移法,描繪從家中出發上學的沿途風景。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