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調整引外援新修訂 醫專:檢視改專科審核機制
【明報專訊】港府建議增加特別註冊引入非本地醫生,上周突然公布增3項修訂包括擴至非港人專科醫生,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昨發聲明稱當局無就新修訂諮詢醫專,現已提意見,「要求當局探討調整修訂建議的可行性」。消息稱,若新例通過,醫專與其分科學院或再審視現有專科評核機制是否有效保障醫生專科水平,如有需要不排除調整。
醫專昨發聲明稱,當局就引入外地醫生的最新3項修訂建議並無諮詢醫專,前日(即港府公布新修訂後3日)聽了當局解說。醫專稱,希望當局與不同持份者包括年輕醫生和醫科生多解說,醫專與其分科學院已向當局反映對最新修訂建議的關注及提出意見,「並要求當局探討調整修訂建議的可行性」。至於要求如何調整,醫專回覆稱有關細節無補充。
醫專亦提到會「就最新的修訂建議檢視和調整現時的專科註冊資格審核機制」,有消息人士解釋,醫專需為專科水平把關,若新例通過,會審視現有專科評核機制,是否有效確保醫生專科資格水平,如有需要不排除調整。
醫專成員不滿無諮詢
陳肇始:行會拍板後電聯多團體
消息人士稱,前日是當局首次就3項新修訂與醫專會面解說,有與會者認為當局提新修訂前未廣泛諮詢,不應急着通過,應在社會作更多討論;亦有與會者擔心非港人醫生有溝通困難、新例或加速現有公營醫生流失、予現有有限度註冊醫生路徑離開公營體系等。
食衛局:醫專把關角色不變
本報前日報道有醫專成員不滿港府無諮詢並感到「擺他們上枱」,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昨回應,行會通過3項修訂後即舉行記者會,亦透過電話聯絡不同醫生團體。對於為何事前無諮詢醫專,及會否按醫專建議調整,食衛局無回覆。
食衛局昨晚發稿稱,尊重專業自主,日後特別註冊申請人的專科資格須由醫專按現有機制認可,醫專把關者角色無任何根本性改變,並會按需要提供額外資源支援專科培訓,亦理解本地醫生對專科培訓名額分配機制的關注,並希望非本地培訓醫生不乏專科培訓的選擇。該局稱會繼續與持份者溝通,包括年輕醫生及醫學生。
陳肇始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提出四大承諾,包括知悉解決公營輪候時間長的問題需人手和配套各方面配合,承諾會多管齊下解決其他問題,如挽留人才、促進公私營協作、增加醫療基建及加強基層醫療;在收外地醫科畢業生回港實習時,醫管局定有足夠實習位置,不會影響本地醫生實習機會;會商討專科培訓名額,務求有足夠專科培訓名額予本地和非本地培訓醫生;引入醫生數量會受公營醫療職位空缺所限,「唔係無限量咁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