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1
    星期日

【周日人物】「成績不佳先安慰 贏出可問比賽轉折點」 韓毓霞奧運採訪秘訣:需同理心

[2021.08.01] 發表
2012年倫敦奧運,韓毓霞(左)與在單車女子場地單車凱林賽決賽奪銅的李慧詩(右)合照。(受訪者提供)
曾三度訪問牙買家飛人保特(左)的韓毓霞(右),2008年曾與他合照(圖)。至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她帶着當年合照到賽場,獲保特親筆簽名(最左)。(受訪者提供)
韓毓霞(右)於2008年北京奧運曾訪問於當屆摘下8金的美國泳手菲比斯(左)。(受訪者提供)
韓毓霞曾採訪多屆奧運,昔日陪她在賽場上東奔西走的工作證,至今還是她的珍藏。(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東京奧運香港代表隊暫奪一金兩銀,無論是揮劍獲關鍵得勝分後,還是破紀錄觸池邊一秒,運動員完成挑戰後,接受挑戰的便是鏡頭背後的採訪者,事關萬眾期待運動員在歷史一刻說心底話。

選美出身的她曾在珠海書院傳理系任教,站在奧運賽場鏡頭背後,她認為最重要有同理心,也要好好記着比賽轉折點,提問時要讓運動員重溫那一瞬,說出當時感受。看似輕描淡寫的幾句總結,其實來自7屆奧運的採訪經驗,金牌泳手菲比斯、百米「飛人」保特、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等全都曾與她分享人生光輝一刻。正當觀眾以為今屆奧運會聽到「交畀你喇!Wendy(韓毓霞)!」其實她已退休,坐在家中做觀眾,細看她以往難以看到的慢鏡重溫。

明報記者 羅嘉凝 冼韻姬

相隔25年,香港劍擊隊代表張家朗在東京奧運再奪金牌,觀眾熱切期待他說勝出感受時,曾選國際小姐、在母校珠海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任教的無綫主持陳約臨,突然大叫「我好鍾意你呀,點算?」她還說想改口叫他「金家朗」兼送飛吻,場面一度尷尬,不少網民懷念昔日韓毓霞的淡定。

60歲的韓毓霞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並獲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1979年競選香港小姐,1984年至2018年期間主持《體育世界》,去年3月約滿退休(見另稿)。如今做奧運觀眾,她未能接受面談訪問,只以文字回覆本報。

採訪7屆奧運 最難忘保特生鬼似傾偈

她思前想後覺得採訪奧運最重要是同理心,若運動員比賽成績不理想,先安慰對方讓其情緒平復,才有機會繼續傾談;若運動員贏了,就要以該場賽事特別之處或轉折點,讓運動員在腦海中重溫並說出當時切身感受,因此採訪時要記緊比賽過程,平時留意運動員動態,「例如運動員受訓期間的艱辛、教練的不離不棄、家人體諒及支持,都是很有分量的內容」。

92年採訪最難 拍片即跑回廣播中心「交帶」

由1992年巴塞羅拿奧運至2016年里約奧運,回顧連續7屆奧運採訪經歷,韓毓霞認為1992年最困難,因當年科技不發達,拍片後便要跑,趕在死線前返回國際廣播中心「交帶」,方能第一時間在港播放,「體力消耗較大」。

韓毓霞曾多次「捉到」運動員受訪,她說只是盡力而為,用積極態度、身體語言、眼神邀運動員停在鏡頭前,當然要中英語流暢,否則未問完問題運動員已走人。眾多採訪中她最難忘牙買加「飛人」保特,「(保特)很生鬼,又在鏡頭前跳舞,夠晒娛樂性,訪問過程似同朋友傾偈,完全無壓力」。

韓毓霞說一直只用「常識」採訪,「不會去硬碰」。她舉例,1996年奧運身為「馬家軍」的中國運動員王軍霞贏得5000米金牌時,韓毓霞先說恭喜,再問訓練艱辛和勝出喜悅,最後才問王與馬俊仁教練之間「鬧別扭的事」,又形容王聞言「臉色一變便打住了」,「但我已完成90%訪問,所以訪問並無缺損,若我太早問這個問題,那整個訪問感覺便會很僵」。

網上流傳韓毓霞2008年奧運訪問女子400米自由泳銅牌得主時錯將她當成冠軍。如今她稱「多年前的事已忘了」,看過記者給她的片段,她說:「以前未睇過呢條片,都幾有趣!」

大部分時間無法坐觀眾席 需在後台等選手

韓毓霞稱自己的採訪方法是一個參考的起點,並非叫人模仿,「電視貴乎創作,可能其他表現手法有更理想效果」。她說過去採訪時,大部分時間不能坐在觀眾席觀賽,而是在後台排隊等運動員返更衣室,「有時一等便是一個小時或更長,狹窄空間擠滿了各地記者」。

如今會否希望重返奧運賽場?韓毓霞說很幸運能擁有很多關於奧運的珍貴回憶,「奧運編織了我大部分的人生,但就像跑馬拉松都有衝線的一刻,我覺得很難創造另一個高峰」。她說採訪奧運需要有激情,需要一個充滿好奇、探索事物的心態,如今會抱着欣賞比賽的心情,樂於享受觀眾的幸福,與朋友一邊吃喝一邊觀賽。

更多港聞
林大輝:體院新大樓擬設劍擊館 冀巴黎奧運前落成 民政局:用途未有定案
【明報專訊】港將張家朗在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奪得金牌,掀起香港劍擊熱潮。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林大輝昨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體院準備興建的新大樓內... 詳情
【明報專訊】游泳港將何詩蓓在東京奧運摘下兩面銀牌後,她在年少時受訓的南華會連日收到有關泳班報名的查詢大增,特別是泳隊訓練班。何詩蓓兩名前教練... 詳情
紅潮湧大澳 專家:藻類隨珠江污染物急繁殖
【明報專訊】本港過去一周多處水域出現紅潮,大澳近日亦見紅潮,海水傳出惡臭,海面漂浮海藻及大片泡沫。有專家估計,廣東省上周持續大雨,令珠江上游... 詳情
李家超:挑戰國安法「等於引火自焚」
【明報專訊】《港區國安法》首名被告唐英傑前日因「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及「恐怖活動」兩罪判囚9年,政務司長李家超昨日主動向傳媒表示,法庭稱罪行嚴... 詳情
【明報專訊】上任約一個月的警務處長蕭澤頤接受中通社訪問時表示,有人在背後推年輕人做「爛頭卒」和「政治奉獻品」,令他們「犯下影響一生的罪行」。...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