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5
    星期四

輕鬆量度體脂率
家用脂肪磅 準唔準視乎設定

[2021.07.15] 發表
排空氣法,量度人體佔有空氣的體積,再計算身體密度,從而推算脂肪比例。

一個人是肥還是瘦,單看磅數、身形未能準確判斷,原因是脂肪和肌肉含量才是關鍵。

坊間的家用脂肪磅,功能愈出愈多,除了測量體重、體脂肪率,部分還聲稱可以測出內臟脂肪、肌肉量、骨重量、水分等。簡單站在磅上,便得出各項身體數據,當中涉及什麼科學原理?邀來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測試不同量度體脂的方法,哪一種最準確?家用脂肪磅又是否信得過?

文:李祖怡

高䠷模特兒也可屬「肥人」

肥胖與不少疾病有關,例如增加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和提早死亡的風險。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許世全表示,脂肪過多會降低心肺功能和活動能力。肥瘦不能單憑身形判斷,舉例說,選美佳麗和模特兒身材高䠷,但肌肉量可能很低,而脂肪比例高,體脂率可能超標;身材魁梧的大隻佬也不一定肥胖,若肌肉量高、脂肪量低,體脂率可能屬於「瘦」。

BMI不反映脂肪含量

身體質量指數(BMI)常用於評估體重是否正常,但未能反映體內脂肪含量。許世全認為,要衡量一個人是否肥胖,比較準確的方法是參考脂肪百分比,即脂肪重量在總重量所佔的比例。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一般建議男性身體脂肪水平為10%至25%,女性為20%至32%。男性身體脂肪百分比大於30%,女性大於35%,便定義為肥胖。測量體脂有不同方法,包括水中量重法、排空氣法、生物電阻分析、雙能量掃描、皮摺厚度量度等。當中,水中量重法是傳統體脂測量方法,被視為黃金標準,用來判斷其他方法的準確度。

體脂測量法逐個試﹕

1.水中量重法( Hydrostatic weighing)

脂肪含量高的人,身體密度會較低,在水中重量會較輕。基於阿基米德原理(Archimedes' Principle),浸入水中物體所排出的水量等於物體體積,先量度人體在陸地上和水中的體重,計算出人體密度;再將結果代入Siri equation或Brozek equation,便可推算身體脂肪百分比。

此法步驟較繁複,測試需時,而且需要在水中完全呼氣再閉氣,因此未必適合不諳水性的人士,尤其是長者、兒童、肢體缺陷人士。

2. 排空氣法(Plethysmography)

原理跟水中量重法相似,透過空氣粒子共振原理,空間愈大,空氣粒子振動頻率愈低,反之亦然。藉此量度人體佔有空氣的體積,再計算身體密度,從而推算脂肪比例。

測試過程須穿泳衣和戴泳帽,但不用將身體浸於水中,即使不懂游泳,或長者及小孩也適合測試,較水中量重法方便。

3. 生物電流抗阻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

原理是根據二室模型(two-compartment model),把身體組成分為脂肪量(fat mass)及非脂肪量(fat-free-mass;FFM),非脂肪部分包括骨骼、肌肉、水分等。身體組織導電性能不同,電流通過時會產生不同阻力;與脂肪組織相比,非脂肪組織含水量較多,電阻較小,電流容易通過。脂防含量愈多,電阻愈大。家用脂肪磅亦是用同一原理運作。

a. 量度電阻 推算脂肪量

大部分生物電流抗阻分析儀都是先計算非脂肪量,然後從人體總質量中減去非脂肪量,得出脂肪量後,再計算脂肪百分比。流程如下:

1. 測量前先輸入身高、年齡、性別、運動量等資料,用以代入方程式

2. 雙腳站在腳踏式脂肪磅,電極片發出微弱電流,電流從一隻腳流至另一隻腳,雙腿間形成閉合電路,得出電阻值;部分脂肪磅附有手把,上、下半身各有一組電流回路

3. 將數據代入預先設定的方程式(各廠商方程式未必一樣),透

b. 過測量電阻來推算脂肪百分比

部分坊間出售的脂肪磅,聲稱可測出肌肉量、骨重量、水分,惟許世全認為,生物電流抗阻分析並非直接測量肌肉量、骨重量、水分,只是根據已知百分比,譬如人體約有70%是水分,繼而推算。不少脂肪磅更標榜能夠測量內臟脂肪,亦可能是推算出來,原因是BIA測量的是電流經過整個身體軀幹的電阻,並不能分辨內臟和非內臟的電阻。

更多 溫哥華生活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