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園外網上直播 逃過牢獄 去年六四集會司儀感倖存者之痛
【明報專訊】每年的六四集會,支聯會在維園安排約兩小時的節目流程,「祭英烈」、喊口號、唱歌,均由台上司儀帶領。去年警方以疫情限聚為由禁止集會,有市民透過網上直播參與悼念。葉偉強(Jay)是當日直播司儀,支聯會生怕直播打斷,特別安排一處「安全屋」予他做網上直播。他亦因此沒有與一眾常委到維園,沒被拘捕及檢控,「令我好像逃過一劫,有種倖存者心態,其實是痛苦的」。
沒大台 各自方式悼念更可貴
屬於「80後」的Jay,與很多年輕人一樣,就學時透過參加六四燭光集會認識支聯會,及後獲邀成為義工,再選上常委,「記得有常委前輩和我說,支聯會哪裏有空位便『攝』落去做」。及後Jay因其洪厚聲底及字正腔圓獲邀成為司儀。「其實最初會緊張」,Jay說自己在學時未曾踏足舞台,亦不習慣面對群眾,支聯會最初安排他於遊行、春秋二祭等活動初試啼聲,至2014年首踏維園台上,在前輩列明慧教導及帶領下主持個別環節,「我們會在六四前夾稿,執詞彙。自己當年居住環境不方便,便在家樓下讀稿練習」。到真正上台,「頭一兩年,緊張到手震,腳軟都有少少,始終是太多人了」。到了8時集會開始,「沒時間緊張了,跟着流程讀,且我聲線洪亮,不會聽得出緊張」。
警方去年以疫情公眾安全為由禁止六四集會,Jay在支聯會安排下到一處神秘地方主持網上直播,看着現場直播畫面評述。因網上集會,除卻「祭英烈」、「天安門母親發言」等傳統環節外,一切從簡,「儀式重要,但都是死的,就算大台沒有了,市民用自己的方法出來,更難能可貴,不同地方遍地開花,讓人鼓舞」。
無法與北京學生並肩
體會當年港人同樣痛心
擔任六四集會主持近7年的Jay,每年均會在維園與集會市民同唱《祭英烈》:「願君知我共你是同路∕我當天當夕∕像你一般痛苦∕身∕困於此處∕沒法與君一起並肩上∕我亦無詞說斷腸」,有更深感受的是在去年的「安全屋」中完成直播後。Jay說,從傳媒相片中看見李卓人、何俊仁、鄒幸彤等支聯會領導層及常委在維園,相中人之後均被控參與或組織非法集結:「我當時是常委,如我在現場做直播的話,我也在該相片中,可能也會被捕了。」因當天當夕沒有一起並肩,「令我好像逃過一劫,想起《祭英烈》歌詞,體會到當年香港市民就是這樣,心好痛,想為中國民主進程出一分力,但就不可以像北京學生般投入運動,有這種倖存者心態,是痛苦的」。
《港區國安法》去年生效,有親友關心Jay的風險,支聯會去年底換屆並削減常委數目,Jay考慮到自己社工正職,「我承受不到壓力、風險,自己不爭氣的退出了」。他其後仍有參與支聯會年宵、籌款等義工工作:「可以在不同領域幫手,如認為件事是對的便參與。」
(32周年 六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