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骨癌
病發於身體其他部位而擴散至骨的癌病被稱為「轉移性骨癌」(metastatic bone cancer,亦稱bone metastasis),又稱「繼發性骨癌」(secondary bone cancer),而病發於骨的癌病則被稱為「原發性骨癌」(primary bone cancer),轉移性骨癌較原發性骨癌多見。
有些癌病比其他癌病更多擴散至骨,包括:乳癌、前列腺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子宮癌等。癌細胞可擴散至身體任何一根骨,最常見受影響的包括脊椎(vertebra)、肋骨(rib)、盤骨(pelvic bone)、胸骨(sternum)、顱骨(skull)等,有時只是骨的一部分受影響,但有時卻是多根骨同時受影響。
轉移性骨癌的徵狀取決於受影響的骨的位置及數量,其他健康問題也會導致與轉移性骨癌相同的徵狀,最常見、也是通常最早出現的徵狀是骨痛,骨痛可以是時有時無、也可以是持續的,通常在晚間較嚴重,痛楚可能只局限在一個位置、但也可以擴散至全身,痛楚可以是隱隱作痛、但也可以是劇烈刺痛,骨痛可能伴有腫脹。
其他徵狀包括骨折,通常出現於肋骨、脊椎和大腿骨。轉移性骨癌也可引起與癌病相關的緊急情況,包括:
1. 高血鈣(Hypercalcemia):徵狀包括便祕、食欲不振、噁心、多尿、非常口渴、迷亂等。
2. 脊髓受壓(Spinal cord compression):因轉移性骨癌令脊椎受損、壓逼脊髓的神經線,徵狀包括失去平衡、 腿部乏力和失去感覺、大小便失禁等。
醫生為患者診斷時會查詢詳細的病歷、做仔細的臨牀檢查及作一些檢驗,包括:
一、驗血:通常包括﹕
1. 全血細胞計數(complete blood count、簡稱CBC);
2. 肝功能測驗(Liver function tests);
3. 電解質和腎功能測驗(Electrolytes and renal function tests);
4. 血鈣和鹼性磷酯酶(alkaline phosphatase)水平;
5. 腫瘤標誌物(Cancer Marker):若以前曾患某種癌病、例如前列腺癌,醫生會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不斷升高的指數顯示前列癌復發、並可能轉移至骨。
二、影像檢查(Imaging tests),包括:
1. X光;
2. 骨掃描(bone scan);
3. 電腦素描(CT scan);
4. 磁力共振掃描(MRI);
5. 正子斷層照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等。
三、活組織檢查(Biopsy)包括:
1. 穿刺活檢(needle biopsy);
2. 手術活檢(surgical biopsy)。
四、其他檢查:醫生可為患者作其他檢查,查看癌細胞的來源,也查看有沒有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檢查的項目包括:
1.乳房X光造影檢查(mammography),查看乳癌;
2. 肺X光或電腦素描,查看肺癌;
3.經直腸超聲波檢查(transrectal ultrasound),查看前列腺癌等。
確診患上轉移性骨癌後,醫療團隊會為患者訂定一個專為他而設的治療方案,這是基於他個人的情況和需要,通常包括多個不同的治療方法,目標是控制和減慢轉移癌的生長,大部分轉移癌是不能完全消滅的。
治療也可治理和預防轉移癌所帶來的其他問題,這些治療稱為「支持療法」(supportive therapies)。在決定使用那種治療和支持療法時,醫療團隊會考慮多個因素,包括﹕
1. 癌症發病的器官或組織;
2. 轉移癌在骨的位置;
3.轉移癌的數目;
4. 轉移癌的大小;
5. 在身體其他部位是否有轉移癌;
6. 現有的徵狀;
7. 曾接受的治療方法;
8. 患者的選擇等。
治療的方法包括:
1. 電療(radiotherapy),包括外放射治療(External radiation therapy)和內照射治療(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2. 化療;
3. 賀爾蒙治療;
4. 靶向治療;
5. 免疫治療;
6. 手術治療等。
文﹕郭詠觀醫生(Dr. Jason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