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超聯難得民心 欠細節兼離地釀災難 創先河或成變革契機
柏高並非論斷誰對誰錯,也無意、無資格、無能力論斷。事實上,當一個「曾」字也可以有蹺蹊,換上歐超聯咁大件事,倘不鑽研細節,試圖用一千幾百字爭住#威一錘定音,實屬反智。問題偏偏是,整個計劃寥寥幾句框架,未有細節可言。沒錯,與其指摘「十二瞞逃」貪得無厭、違背體育道德,倒不如形容為不折不扣的公關災難,組織者似乎由始至終無意面對群眾。數天以來,除了簡單到不行的聲明,便只有主席皮里斯號稱努力向公眾解說釋疑、實為人肉錄音機答問的專訪,態度熟口熟面吧。
歐超聯宜作民調優化計劃
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何大家愈看愈氣,暴怒一發不可收拾。何#關公更不住火上加油。首先是公布的時機,雖然最初確由傳媒爆料,但仍洗脫不了刻意跟歐聯改制搶風頭之嫌,肯定的則是滿滿一副財大氣粗模樣,不但睇死歐洲足協奈佢唔何,還自封足球救世主點化愚民。打救球壇必然涉及金錢,疫情之下,班霸抱怨收入大減,可是純粹依靠賽日票房支撐的小型班只會更水深火熱,歐超聯大可雞髀打人牙骹軟,起始滲入部分慈善性質。可惜暫時未見有此意向,徒然坐實貪財、不理民間疾苦的罵名。
歐超聯本身應該有很大討論空間,巨額資源再分配乃其一,另外亦可視為非常規賽事而試行一些大膽實驗。無奈目前相關言論尚限制在表面,甚至流於仇富民粹。柏高有興趣的其中一點是,皮里斯提出年輕人不喜歡球賽時間太長,因此建議縮時。他沒有給予任何佐證,惟至少可成為起點,讓支持或反對歐超聯的、支持或反對球例改頭換面的,都認真做好民意調查研究,啟發出令足球更吸引的變革。
豪門自立門戶 本土聯賽影響難料
老實說,路係人行出#,就像費Sir昔日對英超的觀感,真的要做過才知效果,然後不斷修正,任何期望一步到位完美方案皆不切實際。現時歐超聯賽制讓十二門徒必然入圍,但若有個別球隊收視率入座率不達標又如何?這些豪門剝離本土聯賽後,一般設想為本地波會被邊緣化或自降身價(香港球迷對此題目不會陌生),惟最終局面同樣充滿變數。
殘陣韋斯咸鬥車爭前四
柏高當年的會計老師有句口頭禪,「有credit便有debit,有得必有失」。職業足球一旦追求健康發展,即意味#自由受限,並牽涉複雜法律;德國球會讓球迷持股逾半曾被視為典範,卻間接造成拜仁慕尼黑N連霸悶局,反而英超常有新資金流入而競爭最激烈。譬如今晚韋斯咸鬥車路士,季前誰想到兩隊在四五位同分?論形勢,車仔有歐聯後顧,但和波不算吃虧,也真很難擊敗,遑論「鎚仔」近期中後場殘缺嚴重不穩——只是在歐超聯風波中,對於歐聯末席抱什麼心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