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污水廠遷岩洞料2029年竣工
【明報專訊】位於城門河口的沙田污水處理廠,將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渠務署長彭雅妮昨表示,首階段工程包括開拓工地及連接隧道工程的進展相當順利,下一階段主體岩洞建造工程料今年中展開,有望2029年完成,新污水處理廠亦會投入服務,之後會拆卸位於城門河口的廠房,預期至2031年可騰出約28公頃土地供發展。
被問日後用途 渠署署長:過早規劃未必適合
渠務署昨舉行傳媒簡報會,彭雅妮被問沙田污水處理廠現址騰出後土地有何用途,她表示「過早規劃未必適合當時情况」,政府會在工程接近完成時規劃,以配合屆時需要。她說,由於新廠採用更先進和更密集的污水處理技術,預計落成後主體岩洞建築群佔地約14公頃,日後污水處理量維持每日約34萬立方米。政府預計整項工程造價介乎400億至500億元。
彭雅妮稱,為配合岩洞爆破工程,工程團隊花約20萬元自行研發一部機械車,名為「岩洞探哥」,可於爆破工序完成後率先進入隧道,探測隧道內空氣質素及以激光掃描儀掃描地形,以協助判斷隧道內狀况是否適合入內工作。
剩4水浸黑點 裝200傳感器監測雨量水位
另外,渠務署今年剔除一個位於大埔汀角路船灣詹屋至黃魚灘段的水浸黑點,現時全港餘下4個水浸黑點,包括新田石湖圍、林村谷盆地、油尖旺介乎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之間的一段漆咸道南,以及薄扶林村,所有黑點第一階段排水改善工程已完成。
彭雅妮稱,本港即將踏入雨季,為監測水浸風險,該署會在全港多個低窪地區及主要排水道,安裝200多部新型傳感器,形成24小時實時監察雨量及潮水位的「防洪健康碼」系統。該署亦會在較容易淤塞的渠道安裝傳感器,若偵測到水位異常,該署會派遣「應變隊伍」清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