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攻略:試題趨勢.多出「承上題」
【明報專訊】2020年及2021年可說是「多事之年」,新冠病毒疫情與疫苗接種計劃、反全球化浪潮、綠色飲食潮流、香港房屋問題等,皆有可能成為文憑試(DSE)通識科的題目。最後一期〈文憑試攻略〉,聖公會梁季彝中學通識科教師陳志華和周蘊靜,分析熱門議題及試題趨勢,與大家一起作最後衝刺!
◆2021年DSE熱門議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網紅
「網紅」(網絡紅人)是近年青少年的夢想職業,議題可連結全球化出題,考問正反意見
今日香港:房屋問題
教師留意此議題多年,但仍然未出,同學可以多加留意土地供應爭議,包括填海、「明日大嶼」規劃、貨櫃碼頭建屋等
現代中國:惜食與環保
中國早前推行「光盤行動」,奉行浪費食物可恥、惜食為榮,此議題可扣連能源科技與環境考問,值得同學留意
全球化:反全球化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主張「反全球化」及保護主義,相關議題變得熱門,也有可能結合公共衛生範疇出題,如問及全球化對於公共衛生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
公共衛生:新冠病毒疫情
新冠疫情引發的問題同樣是熱門議題,同學可留意疫苗接種、傳染病傳播等新聞與資料
能源科技與環境:綠色飲食
素食、綠色飲食議題是近年熱話,通識科亦有可能就此範疇出題
◆試題趨勢
多出「承上題」
近年通識科出題傾向問「承上題」,如在2020年卷一問及「人口趨勢對較發達地區的挑戰」。之後題目要求考生於上述答案中選擇其中一個挑戰,再論證國際移民能否成為該挑戰的解決辦法。
◆常犯錯誤
挑戰和現象分不清
不少同學分不清「挑戰」和「現象」,如題目問及香港面對的挑戰,有考生卻答「人口老化」(現象),不懂延伸至「增加醫療負擔」、「勞動力下降」等(挑戰)。
何時要寫駁論?
不少同學回答比較題時會寫駁論,如比較兩項原因時,應從不同角度分析,但不少同學則在回答時寫駁論,令答案變得鬆散。特別提醒大家,駁論多應用在意見題,例如在「多大程度同意」題型中才會出現,回應比較題時不必所有答案都寫駁論。
數據題要全面比較
數據題的圖表會比較不同東西,例如比較不同年份等,同學作答時要作出全面比較。
資料一定要全用?
不少同學會問試題提供的資料,是否必須全部引用?大家可留意資料若與題目無關,不需勉強引用。另外,8分、12分題目要寫多少個論點也是很多同學關心的問題。同學可按個人作答時間和能力為基準,但一般而言,8分的題目至少要有3個論點,12分的題目則至少要有4個論點。
■DSE考卷分析(圖表)
.卷一(圖表)
.卷二(圖表)
■《通通識》相關內容
《明報》學生電子報用戶,可登入明報教育網education.mingpao.com,重溫相關議題:(表)
(系列完)
文:袁志敏
整理:陳綺雯
圖:資料圖片
[通通識 第7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