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選委席要較直選功能組多 稱多人倡大減區會選委 羅健熙:壓選民意願對港沒好處
【明報專訊】人大通過《決定》修改香港選舉制度,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等人一連三日在港舉行的座談會昨日結束。《決定》列明立法會應增至90席,有建制派倡議三大組別(選舉委員會、功能組別、地區直選)分別佔30席;張曉明昨日會見記者時則明言,選委會產生的立法會議員,要較功能組別、直選為多,意味「333」方案無望。他又稱,座談會期間很多人表示應取消或大幅削減區議員在選委會的名額。
3日座談會完結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認為,當民意可獲代表時,議會才有最大功效,今次修改是將民意代表的比例壓縮、減少,「不論是333、432抑或522,每一樣都是告訴市民,你們的聲音更不被重視、不會被聽到」,指壓縮選民意願對香港沒有好處。他質疑,過往中央一直沒提及區議員身分與選委會有何衝突,到民主派佔多數後卻稱很有問題;並稱選委會名額增加下,區議員所佔席位亦已「溝淡」,整體是多重削減市民可影響選舉結果的能量。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月初說明草案時,已表明要「賦予選委會選舉較大比例立法會議員」,惟具體如何分配至今未明,有建制派爭取在90席中,直選、功能組別及選委會各佔30席。張曉明昨回應記者提問時重申王晨的說明,並稱「較大比例」是指選委會的議席較直選、功能組別多;至於90席如何分配,則是下一步人大常委會要研究及明確的事情。
張批有區議員挑戰一國兩制底線
張曉明稱,《基本法》第97條列明,特區可設「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負責接受特區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康、環境衛生等服務,區議會最多是諮詢機構,不應有太多政治功能。他批評有區議員將區議會變成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衝擊特區憲制秩序的平台,要考慮作必要調整。他說座談會很多人提出應取消區議會在選委會的名額,「起碼是應該大幅度削減」,稱會向人大常委會報告。
張曉明又說,3日內共舉行66場座談會,亦有登門拜訪或約談香港知名人物,當面聽取逾千人意見,包括港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亦有香港工商界、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界、婦女界、青年界、宗教界、地區基層代表人物,以及智庫代表等,並聲稱政治光譜包括「泛民」陣營者,「收到了兼聽則明的效果」。
稱有聆聽泛民 「兼聽則明」
羅:民主黨無人獲邀
本報前日向熱血公民鄭松泰查詢,他說沒有獲邀出席座談會;而新思維狄志遠昨有出席座談會(見另稿)。羅健熙昨稱,據他了解黨內無人獲邀出席。他指目前框架令港人參與、給予意見的意欲減少,並指出現時人大設下框架後才聽取意見,「即使我有很多意見想提,若與框架有差異,可能已是『天馬行空』,很不理想」。張曉明日前稱討論須以《決定》作基礎,意見不能天馬行空。
其他港澳辦副主任包括宋哲、黃柳權,亦有分別會見工商界人士;中聯辦秘書長王松苗會見智庫人士,中聯辦副主任楊建平會見地區人士;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勇則會見法律界。
張勇:選委會是個好制度 增強特首施政能力
張勇會上表示,《基本法》的初心是行政、立法、司法機關要互相制衡、配合,「特首要有實權」,亦即行政主導,形容走樣變形下中央不得不出手。他又稱,中央反覆分析、評估及研究下,認為選委會「是一個好制度」,需進一步完善,包括擴大其代表性、實現更廣泛政治參與,以及通過增加新職能,實現愛國者治港、增強特首施政能力。他強調冀新制度下行政、立法關係可理性制衡,「再不能出現劣質的議會文化、亂象」。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