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02
    星期二

備戰文憑:寫作應試攻略:記敘文佈局及衝突

[2021.02.02] 發表
圖a

【明報專訊】■情節佈局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也是摘星的關鍵。深刻獨到的立意,需要透過文章細緻嚴謹的情節鋪排帶出。不論採用第一或第三人稱敘事,都要避免取材浮誇造作。有些作家和編劇構思情節時,會先由結局構思全文,因結局直接影響立意,倒過來思考情節的鋪排,令前文後理更趨完整緊密。

以「沒有手機的一天」為例,先構思結局及立意,再推演情節發展,最後將立意層次昇華。

(圖a)

■營造衝突

敘事沒有衝突,則會流於平淡,缺乏趣味。衝突若運用得宜,不但能增加故事的張力,更能突出人物的個性。衝突主要分為內在衝突及外在衝突兩類。

(1)內在衝突

當人物接觸的事情,跟本來的想法或價值觀相違背時,心理便產生不協調的感覺。人物會先否定事情帶來的衝擊,當衝擊太強烈時,會令人物內心逐漸接受自己的不足,繼而作出反思,調整自己的心態。最常表達這種內在衝突的方法便是運用「內心獨白」,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把內心的說話和疑問直白地呈現,而這部分內容也屬於表達對命題的反思,有助呈現文章立意。

例如同學剛接觸記敘文時,經常寫的情節之一是與媽媽吵架後,在一次偶然之下看到媽媽辛勞工作的苦况,然後恍然大悟,反省自己只顧抱怨而不體諒媽媽。其實在這尋常的情節中,同學應仔細掌握人物的心理活動,呈現內在衝突。上述例子中的「我」,本來是對媽媽抱怨,看到媽媽辛勞工作一刻,內心應被眼前的畫面衝擊(寫作時需細描),因而產生不安的情緒。然後再浮現之前與媽媽爭執的畫面,令「我」內心的衝突加劇,逐步明白自己的自私與冷漠。

(2)外在衝突

人際間 例如家人、朋友、陌生人等

與客觀環境 例如與學校、社會、制度等

相對「人際間的衝突」,一般考生較難掌握何謂人物與客觀環境的衝突。例如新來港學童求學時面對與內地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應問題等,或寫人物想放棄繼續升學,追尋音樂夢,這正是與社會的期望產生衝突。寫作時營造和強調衝突,會令人物的個性更突出。同時亦藉衝突延伸至社會、制度等問題的探討。

文:薛天培

(廖寶珊紀念書院中文科教師)

[星笈中文 第019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