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逾半新冠康復者3個月後呼吸未復原
醫管局新設「護理網絡」 醫護康復者互受惠
【明報專訊】卑詩一項針對新冠康復者後遺症的研究發現,逾半患者3個月後呼吸未能回復正常,部分肺部留下永久傷疤;而省衛生廳周五(22日)公布,新冠肺炎康復者現可從溫哥華及素里一共3個康復中心得到跨科護理,而透過一個新設立的護理網絡,康復者和醫護專業團隊互相受惠。
卑詩衛生廳長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當局知道部分新冠康復者,健康會受到長期影響,透過來自省內多處的一支強大專業及衛生領袖團隊,將可確保能為省民在有需要時,給他們提供專業護理。
省府指,該3個康復中心設於溫哥華綜合醫院(Vancouver General Hospital,VGH)、溫市中心的聖保祿醫院(St. Paul’s Hospital,SPH)和素里的派特森門診及手術中心(Jim Pattison Outpatient Care and Surgery Centre)。
新冠康復者除了可直接得到所需護理外,省醫療管理局(PHSA)會透過一個新設的「跨科新冠護理網絡」(ICCN)就協調進行監察和整合康復中心的知識。
那些康復中心讓病人接受專科護理,也讓專科醫生可進一步了解新冠帶來的長期不良反應,康復中心可透過在現場和視像的預約,來將病人聯繫上一個有專科醫生和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等的網絡。
ICCN主管,省醫管局內卑詩腎臟中心(BC Renal)行政總監萊文(Dr. Adeera Levin)表示,ICCN網絡可不只讓本省病人以最有效的方法得到護理,也讓醫護人員有一個全省性的途徑去學習如何盡力處理新的情況,「就我們所知,這網絡是所有省份中的首個同類網絡,並源於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及創新。」
聖保祿醫院的康復中心已為逾160名新冠康復者看病,其首席醫生及內科醫生格雷納(Dr. Jesse Greiner)說:「我們想病人感受到他們並非孤軍,我們就在這裏,也在聆聽着病人。」
省府指,較早前一項由VGH、SPH和卑詩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發現,參加研究的新冠康復者中,距離他們最先開始感到不適的3個月後,逾一半康復者都有不正常的呼吸測試,當作進一步以斷層掃瞄檢查時發現,1/5康復者肺部有疤痕,那是一種永久損害可引致其肺功能不存。
上述康復中心投入服務之前,新冠康復者是按一個標準化的計劃來得到專科護理,該計劃是由一支區域衛生局、省醫管局和卑詩疾病控制中心等組成的專家團隊設定;而康復中心現為可出院或獲醫生轉介的新冠康復者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