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19
    星期二

官方門檻:年入4000人民幣 天災瘟疫多重夾擊
完成脫貧目標 防範返貧路遙

[2021.01.19] 發表
去年12月,習近平稱中國全面實現小康,脫貧攻堅也開始向鄉村振興邁進。不過在疫情和水災的雙重打擊下,如何防範重新返貧的情况,也考驗着各地政府。圖為去年兩會期間,在北京街頭有拾荒者推着小車沿街拾紙皮。(法新社)

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貧窮人口約7.7億人,到2015年時約有5000萬人屬貧窮。脫貧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稱,「經過8年持續奮鬥,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然而,中國與世界貧窮標準存在差異,世銀中高收入國貧困標準為每日5.5美元收入,而「十三五」規劃下中國標準為1.7美元。在內地經濟放緩、新冠疫情和夏季洪水的多重夾擊下,多地已出現返貧現象,扶貧攻堅戰在「最後一里路」遇到的困難險阻也比過去更大,未來防止返貧之路漫長而遙遠。

2020年9月,北京舉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象徵疫情似乎告一段落,但疫情帶來的衝擊持續受到各方關注。官媒新華社早前報道一批「抗疫先進人物」,其中提到天津百餘名醫務人員2月馳援湖北恩施。報道稱,當地80多萬茶農靠硒茶產業維生,但疫情令一些剛剛脫貧的茶農措手不及。「明前茶,貴如油」,如果不能及時採摘加工,產量會降低一半。天津疾控工作隊隊長張宏當時表示,「不能讓老鄉們因疫情返貧」,並帶領隊員赴恩施州所屬6縣2市幫助復工。

湖北恩施:疫情重創 茶農脫貧路未定

恩施州扶貧辦主任向金洲去年4月表示,目前恩施州剩餘貧困人口還有約8000人,邊緣易致貧戶和脫貧不穩定戶3.2萬多人,還有少數可能因疫情等因素致貧返貧的人。政府除支持貧困人口到長三角等地就業外,還鼓勵本地市場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同時增加政策補貼,支持本地貧困戶創業。

廣東河源是深圳一對一幫扶的地級市,當地2019年遭遇過水災,去年又遇到疫情,很多人失業返貧。深圳負責扶貧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表示,深圳除派人到河源駐點,幫助創業就業外,還幫當地促銷產品,例如在深圳開設扶貧館,「如超市一樣,專賣河源的產品」。

《華爾街日報》也提到,去年2月疫情蔓延時,在東莞鞋廠工作的53歲工人劉如國返鄉過年後一直沒再回去。身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劉如國過往在鞋廠工作,算上加班費,一個月最多能掙590美元(約3700元人民幣)。儘管鞋廠已恢復生產,但仍欠他幾個月工資。現在劉如國在老家湖南從事砍樹,每月最多掙295美元(約1860元人民幣)。沒有失業保險的他表示,家人現在減少吃豬肉,以節省開支。

除新冠疫情外,去年洪災造成巨大損失,衝擊脫貧的目標。國務院扶貧辦在去年8月表示,江西、安徽等9省市嚴重洪澇災害涉及到296個貧困縣,共有貧困村15,336個,超過200萬貧困人口受影響。去年9月人民網報道,水災影響安徽省16個省轄市,1046.5萬人受災。省扶貧辦主任江洪當時表示,「疫情和災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也是影響脫貧質量的最大不確定因素。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要位,鞏固脫貧成果,答好疫情、災情『加試題』」,顯示情况並不樂觀。

中國宣布全面脫貧後,國務院扶貧辦已提出改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並啟動對脫貧縣的抽查工作。前述深圳負責扶貧的工作人員稱,他們也接到有關通知,現在各方都在制訂監控和未來防範返貧的框架,希望盡量帶動產業發展,每次投入都能產生效益,「比如送電腦給脫貧人員,教他們如何做網上銷售,這樣才能錢生錢,讓他們掌握賴以維生的方法」。但她認為,「防返貧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包括鄉村振興、扶智(即提高教育水平),還有扶貧加醫療,防止他們因病返貧」。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到「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同時要改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增強其鞏固脫貧成果及自力更生的能力;堅持和改善東西部協作和一對一支援、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等機制。

明報中國組

更多中國新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