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練筆:範文作者例子應用——李清照
【明報專訊】李清照早年和丈夫趙明誠過着美滿的婚姻生活;靖康之難後,金兵入據中原,宋室南渡,李清照流寓南方,家破夫亡,飽經孤苦離散之痛。範文所選的《聲聲慢.秋情》正是其孤獨淒楚的寫照,也反映了時代苦難對命運的摧殘。
●作者例子(圖)
□人生經歷 □相關名言
■李清照
◆前期
與趙明誠志趣相投
李清照十八歲嫁給趙明誠,夫妻二人均喜愛研究金石文物。趙明誠著《金石錄》,希望藉研究金石糾正傳世典籍的訛謬,以有益於後學。每月的初一十五,夫妻二人便會典當衣裳,到相國寺搜羅金石碑文,回家後燈前對坐,將收藏品攤出來,反覆賞玩,共同校勘,往往要蠟燭燒盡才去睡。
賭書潑茶 婚姻美滿
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回憶昔日丈夫尚在時,兩人總愛坐在歸來堂烹茶,以茶作賭注比賽:一人以典故出題,另一人則要說出典故出自哪本書的第幾頁、第幾行,勝者便可先飲茶。不過猜中的往往舉杯大笑,笑着笑着,把茶也倒翻了。
◆後期
金兵南侵,家破夫亡,受盡劫難
建炎三年,趙明誠獨自前往就任湖州知事,未赴任而病故。趙明誠死後兩個月,金兵南侵,李清照孑然一身避走金華。憶及往事,心中愁緒如淵。《武陵春.春晚》一詞,寫她在暮春時分,念及景物依舊,人面全非之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即使自己想振作外出泛舟,轉念便想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重如山,無處排解。
●變用示例(圖)
〈微笑以對〉
蘇軾「九死南荒吾不恨」的豁達,已是常人難及的。倘若遇上國破家亡,又有多少人能夠微笑以往,淡然以對呢?且看李清照,丈夫趙明誠病故,金兵鐵蹄踏破北方故土,珍藏半生的金石文物亦已散失,她孑然一身輾轉向南逃難,避走金華,流落異地。暮春時分,春華將逝,念及生活中所有的美好一下子幻滅,這種層層打擊的苦楚淒酸,還未及說出來,便淚下沾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一介布衣尚如此,萬乘之主更不用說了,戰國趙王遷誤信讒言,以謀反大罪誅殺多番擊退強秦的大將李牧。秦破邯鄲,趙王遷被流放至房陵深山,亡國之恨,悲來填膺,又豈是一句「放下」能夠使之淡忘的呢?由是可知,我們縱可以說微笑以對是個人的抉擇,勸勉人們學會放下執著,但時代對個體生命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生於動盪,即使再豁達,這種國破家亡,命運半點不由人的倉皇之感,是難以止息的。
〈談知己〉
我們總有自己傾盡全力鑽研的興趣,並且在努力的過程中收獲對生命中的熱情和感動。倘若在這段路程中,能得一志趣相投的知己相伴相知,便能多獲得另一種共鳴的喜悅。且看李清照十八歲嫁給趙明誠,夫妻二人均喜愛研究金石,盼藉研究金石,著書立說,糾正傳世典籍的訛謬,以有益於後學。兩人每月初一十五,便典當衣裳,到相國寺搜羅金石碑文,回家後燈前對坐,將收藏攤出來,反覆賞玩,共同校勘,往往要蠟燭燒盡才去睡。趙明誠的《金石錄》,大概便是二人的研究成果。兩人又愛坐在歸來堂烹茶,以茶作賭注比賽:一人以典故出題,另一人則要說出典故出自哪本書的第幾頁、第幾行,勝者便可先飲茶。不過猜中的往往舉杯大笑,笑着笑着,把茶也倒翻了。趙明誠和李清照兩人均以研讀書籍為樂,共有校訂古籍之志,相知相重,可謂既是夫妻,亦是知己。人有興趣,是為一樂,而這種樂趣能有知己分享,又是一樂。此中賭書潑茶之樂,實在是人間千金難換的喜悅,叫後來者羨慕不已。
.胡詠怡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韋編三絕之勤。
文:胡詠怡
[語文同樂 第4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