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校領內地姊妹校津貼 疫下難北上 兩地學生網上交流
【明報專訊】教育局倡學生到內地交流,每年提供逾10萬個名額,亦於2018/19學年起為締結內地姊妹學校的本地學校提供津貼,本學年有15.6萬元。教育局回覆,截至本月,有67%(607間)公營學校及70%(56間)直資學校申領姊妹學校計劃津貼。疫情無法北上到訪,有中學設「遠程教室」供兩地學生隔熒幕實時交流。另有小學計劃安排學生製作遊蹤影片。
拍游走校園VR片 內地生看片如親臨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計劃讓學生拍攝VR 360度全景片段,供內地姊妹校學生觀看。「境外暨內地姊妹學校交流小組」負責教師黎頌庭稱,目前仍在添置器材,希望來年復課由學生親自拍攝,「恍如校園遊蹤,由地下開始行,走到各樓層,介紹學校特別室、英語圖書館等,希望觀看者恍如親身到訪校園」。黎表示,因為疫情,上學年已沒實地姊妹校交流,預料短期內也無法成行,故想發掘其他方式,「隔空見面網上交流、打個招呼,了解疫情下大家生活」。
基智遠程教室 兩地生互相介紹名勝
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2018/19學年與中山市小欖中學結為姊妹學校,過去曾實地到訪,同因疫情停滯。校長李淦章稱,暑假時將校內活動室打造成「遠程教室」,添置供實時交流的設備,包括多個鏡頭、4部大電視,亦要選用兩地可用的視訊軟件。
該校上月停課前於「遠程教室」進行兩地學生交流。李淦章稱,中三生於上課時間參與活動,他們透過鏡頭互相見面,並由學校「NET teacher」(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負責指導,教他們撰寫旅遊主題英文網誌,「兩地學生匯報,各自介紹地道旅遊景點,從中港生可認識到中山名勝」。他們之後會延續學習,製作小冊子。
教育局稱,申領津貼的學校,與內地學校締結為超過1800對姊妹學校,以粵港地區最多。實體交流未知何時恢復,教育局稱,明白部分學校因疫情影響而調整交流活動的安排,會舉辦姊妹學校計劃分享會,分享學校在疫情下舉辦姊妹學校交流活動的良好安排。按現行機制,資助學校如未能在有關學年內使用所有撥款(官校以財政年度計算),餘款可轉撥到其後的學年/財政年度使用,而餘款上限為12個月的津貼撥款額,如超上限須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