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之旅:1972年12月11日——阿波羅17號成功登月
【明報專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兩大國,並開展長達半世紀的冷戰對抗。其間,兩國為展示自己的科技及航天實力,爭奪「一哥」之位,開始太空競賽,向太空發射人造衛星、火箭及載人太空船等,當中美國在競賽後期致力於「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以求載人登陸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1972年12月11日,阿波羅計劃最後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7號」成功,是人類史上第6次,亦是至今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太空人更在月球行走時,收集了110.4千克的岩石標本回地球研究,創下收集最多月球標本的紀錄。
人類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可以追訴至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任務。當時首名從太空船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岩士唐(Neil Alden Armstrong)更留下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知多點
誰是阿波羅?
計劃中的「阿波羅」取自古希臘及羅馬神話的太陽神阿波羅。根據神話,他是眾神之王宙斯及黑暗女神勒托所生的兒子、狩獵之神阿提密斯的弟弟。阿波羅被推崇為光明之神、真理之神、預言之神,以及音樂家、詩人和射手的保護神等;在神話中,阿波羅是最俊美、最多才多藝的神,所以也象徵男性美。
受古希臘神話影響,藝術家都以神話為作品主題,尤其是雕塑,阿波羅於雕塑中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着七弦的里拉琴,左手則拿代表太陽的金球。
文:方綺婷
圖:法新社
[常識天下 第1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