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08
    星期二

大學中文巡禮: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文學大系 術道兩求

[2020.12.08] 發表
中文系師生關係融洽。前排左起學生陳朗然、崔健嵐;後排左起為中文系老師何杏楓、鄧思穎、陳煒舜、潘銘基及黃念欣。
中文系是中大歷史最悠久的學系,課程結合傳統與現代,旨在提升學生的中文修養。
即將畢業的陳朗然(右)、崔健嵐正準備畢業論文,大家都笑說「日子不易過」。
中文系鼓勵學生寫作。左為學生出版的《遊藝》,右為學系出版的《吐露滋蘭》。
陳朗然去年在高麗大學做交流生一年,韓文進步不少。
崔健嵐(右三)投入中文系活動,更幫忙協辦中文系迎新營。
中文系師生關係融洽,每年新年都會邀請師生聚餐舉行春茗。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文系)開辦的中國語言及文學文學(榮譽)學士,收生要求高,被稱為「神科」,副系主任(學生事務)黃念欣聽後笑言:「謝謝你這樣說,我很高興。」她接道:「但這個是近年的說法,昔日中文系被形容是『乞食科』,都幾傷心。」以最佳5科計算,2020/21學年中文系收生分數中位數為26分,中文科中位數達5*。然而,不少學生認為「錢途」不如醫科、金融畢業生,故常戲稱中文系畢業生要「乞米」。眾師生聽到豁然一笑,認為中文能滋潤人心,影響是金錢無法帶來的。

棄商從文 尋道追夢

翻開中文系舊生冊,這個被戲稱為「乞食科」的科目,舊生在文壇、學術界都是有分量的人物,粒粒皆「星」——香港文學重要推手盧瑋鑾(小思)是該系畢業生;樊善標畢業於中大,現在也任教於中大,是香港文學研究中心成員;還未計王良和、謝曉虹等作家。

對不少愛中文的學生來說,入讀中大中文系是夢想,其中一個「尋夢」之人,是副教授陳煒舜。他多年前畢業於中大工商管理,卻放棄「錢途」,其後考入中文系碩士班和博士班,潛心研究中文。在他心中,學術有分「術」和「道」,「當你計數證明到兩隻角對等,意義是很大的,這是『道』;但你要我計算(profit and loss),左邊和右邊相差五毛錢。這是『術』」。 道是思想,術是方法。可是商科畢業生,何以會跑去念中文?「因為我對『道』有追求!」

社會紛擾文學扣連 不離現實非象牙塔

中文系課程予人「遺世獨立」之感,黃念欣形容,尤其中大坐落山城,鳥語花香,能讓學生專心致志,放膽追求學問。然而,社會紛擾躁動時,不少學生認為人文學科讀古籍,有如活在象牙塔中,似乎讀社會學、政治才能找到出路。黃念欣稍稍搖頭說:「例如孟子,他從不活在象牙塔之內。他很投入(政治),用滔滔雄辯游說各國接受自己的(政治)理論;五四文學的作家,也在不同地方作不同程度參與。」她認為,文學和社會互相扣連,並不脫離現實。

讀魯迅撫慰心靈 閱評論體悟他者

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知識分子希望變革,推動白話文運動,我手寫我心,魯迅更棄醫從文,在吃人的社會中想救救孩子。2019年社會運動發生期間,四年級生崔健嵐認為文學發揮其作用,她愛讀魯迅撫平自己的毛躁,讓心靈得到安慰。她中學時讀魯迅的《藥》或《狂人日記》,感覺不大,但當下翻看作品,對「吃人社會」、「人血饅頭」別有一番感受。五年級生陳朗然也說:「在躁動的時候,文學才會出現。」過去一年,社會風高浪急,光怪陸離,他用文字書寫個人感受,釐清想法,也閱讀別人的評論,理解事件全貌。「也許文學不會立刻提供方法解決問題,但透過文字理解對方想法,我相信也是文學真正的意義。」

細讀文本培養敏銳觸覺 擴闊眼界

中文系要求學生閱讀文本,如專研張愛玲作品的副教授何杏楓曾開辦科目「張愛玲研究」,要求學生細讀張的小說,研究作家在特定場景的描述與主角心理變化的關係、作者運用某些比喻的原因等,「中文系(學生)學的是眼界,學系(不同科目)經常教『閱讀場景』,如文本中我們怎樣理解這個場景呢?在學科訓練下,(學生)亦自然比其他人更細緻地了解身處的環境」。學生透過細讀文本,培養出敏銳的感官觸覺。何杏楓跟系主任鄧思穎都認為,中文系學生理解事物的看法比其他人更細膩敏銳,構成明辨是非、「遺世獨立」的能力,眼界自然比其他人廣闊。

培養「術」根基 寫出好文章

不過,講道之前,先要培養學生的學術根基。課程涵蓋語言文字、古代文獻、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四大範疇,必修科目兼備古代及現當代文學理論;選修課程包括經史子集、小說戲曲、現當代文學、創意寫作等專題範疇。畢業前,學生亦須跟隨老師寫畢業論文。故中文系期望錄取語言及寫作水平俱佳的申請人,收生時看重中文科成績。

不少畢業生特別記得必修科「詩選及習作」,科目要求學生活用押韻、平仄創作古體及近體詩。陳煒舜說,畢業生日後或許不當詩人,也不繼續做學術研究,但學懂「術」,這輩子也有賞析文學作品的能力。這亦解釋了中文系為何對學生有高要求,在古典及現當代文學範疇皆設必修科。

副教授潘銘基笑稱,不少學生現時覺得學書信過時,他們卻經常收到錯漏百出的學生郵件,「不少學生習慣WhatsApp,導致電郵沒有(寫)上款,也沒有(寫)下款。我完全不知道、搞不清他是誰,但若然回信,我也會變成沒有上款。我接受不到,很糾結!」陳煒舜立刻反問:「所以,你說『術』不重要嗎?」

人生之道 學文學思考

通往人生之道,語文根基必要強。曹雪芹在《紅樓夢》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洞世情才能寫出好文章,經典作品如是說,但黃念欣提醒,引用典故背後,中文系學生必會翻查典籍的出處——自由自在的賈寶玉不想受人情世故所束縛,反對這種思維。「學中文就是要學思考,你是否認同坊間講的道理呢?中文人就是要有『遺世獨立』的風骨,也要有清晰的頭腦。」

中文系迷思——學生只可往華語地區做交流生?

不少人以為,中文系學生只能往華語地區交流。不過,陳朗然的例子就打破坊間謬誤。2019年他到韓國高麗大學修讀韓文一年,最初以為「韓文無咩用」,至回港後做畢業論文,研究西西《我城》時發現只得英文和韓文的譯本,所學韓文即大派用場。「韓國當地亦有不少期刊分析中國文學,懂得韓文令我可以閱讀(韓文期刊),對研究有幫助。」他說不少中文系同學皆懂日語,認為外語有助自己多看其他文本譯文,研究途中可博覽群書。

■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JS4018)收生資料

學額:80

基本入學要求:4核心及2科選修科目(或一科選修及M1/M2)達332233

計分方法:計算最佳5科

科目計分比重:比重佔1.2至2.0;中文佔較高比重

出路:主要從事教育、出版、新聞廣播等行業

文:袁志敏

圖:曾憲宗、受訪者提供

[星笈中文 第013期]

更多教育
文言遷移: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哉——故事DNA看〈廉頗藺相如列傳〉敘事結構(下)
【明報專訊】〈廉頗藺相如列傳〉全篇4個故事之中,繆賢舉薦並不緊張,完璧歸趙令人心有餘悸,澠池之會是迎向最後負荊請罪高潮的紓緩,四者一弛一張交... 詳情
卷三綜合:2020年見解論證 森林體驗(一)
【明報專訊】2020的見解論證要求同學推介一項暑期活動,並提出推介原因,學生可以在閱讀材料「2020年暑期體驗計劃」兩個活動中二選一,分別是... 詳情
備戰文憑:跨篇章比較(三)︰「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明報專訊】「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國維《人間詞話》 部分古人寫山水時,會將自身遭際或理想投放其中,或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