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研接種疫苗證書 助恢復外遊
航空界稱等不及疫苗普及 倡續檢測把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四(3日)透露,考慮引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電子證書,讓已接種疫苗者可以獲准外遊,正研究相關技術。不過,國際機場協會與大部分航空公司均反對強制旅客接種疫苗,稱業界難待疫苗普及,認為在過渡期間應讓旅客選擇以病毒檢測代替;亦有學者質疑此舉會對未能「搶得」疫苗者造成不公平情况。
世衛歐洲疫苗可預防疾病項目經理達塔(Siddhartha Datta)周四在網上記者會上表示,世衛正密切研究利用科技應對新冠疫情,其中包括與世衛成員國推進相當於「疫苗護照」的疫苗接種電子證書。引入有關證書制度後,各國可辨識已接種疫苗者,讓他們出境外遊。不過,有關措施未有最終定案,因為部分國家的疫情追蹤程式在外地無法運作,如要順暢地跨國執行,將要按照各國法律擬定相應規則。世衛歐洲高級緊急官員斯莫爾伍德(Catherine Smallwood)則強調,電子證書並非證明持有者可免疫於新冠病毒的憑證,世衛亦不建議採用病毒或抗體檢測等作為開放跨國旅遊後防止病毒擴散的措施,呼籲各國按照疫情傳播數據來制定旅遊指引。
世衛官:不建議靠檢測開放外遊
新冠疫苗面世在望之際,不少國家正研究如何藉以恢復日常生活以至跨國旅遊,英、美、德、意等國曾提出在確認染疫國民已康復及體內有抗體後發出免疫護照,愛沙尼亞今年10月亦與世衛合作,推出數碼疫苗接種證書「智能黃卡」計劃,期望用於互通醫療數據及追縱美國。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現時部分國家要求旅客必須持有黃熱病、小兒麻痺病毒等疾病的疫苗接種證書才可入境,以防疫情,新冠疫苗雖能令接種者避免感染,但其防止播疫效用仍待研究,因此推行接種疫苗護照或言之尚早。
澳洲航空上周表示,擬要求國際旅客必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才能上機,惹來業界反彈。代表全球機場的組織國際機場協會(ACI)與多間航空公司均反對強制旅客先接種疫苗的構思,指出疫苗仍未於全球廣泛使用,有關規定將限制民眾出行,損及部分地區經濟。
ACI全球總監德奧利韋里亞(Luis Felipe de Oliveira)形容,此規定有如封城般令業界停擺,認為在過渡期應容許出行旅客選擇接受檢測或接種疫苗,以助業界盡快恢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亦認為強制接種疫苗不可能在全球實施,有系統的檢測對各國重開邊境較接種疫苗關鍵。
學者憂措施加劇不公反礙出行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法律專家貝杜斯奇(Ana Beduschi)亦擔心,任何形式的健康護照都可能侵害民眾私隱與出行自由,甚至因接種疫苗機會不均等而加劇歧視與社會不公。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傳染病學家費雷德曼(David Freedman)認為,各國可能需數年才能讓所有有意出行者接種疫苗,在批出疫苗證書前各國要先確認接受哪種疫苗,相信較多國家仍會以檢測防疫。(法新社/獨立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