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回收桶成效 申訴署主動查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表示,截至今年初,政府放置了約1.7萬套三色桶,覆蓋全港人口逾80%,惟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卻由2014年的37%,按年跌至2018年的30%,與當局訂下2022年或以前將回收率提升至55%的目標背道而馳。申訴專員趙慧賢宣布公署將主動調查,審研環境局和環保署對三色桶的管理和回收桶計劃的執行成效,以提出改善建議。環境局及環保署表示會積極配合調查。
審研環境局環保署管理
公署又表示,傳媒有時報道三色桶經常放滿垃圾,除污染桶內回收物、影響回收成效,更影響環境衛生;過去更有報道稱有回收服務承辦商將三色桶的回收物運往堆填區棄置,不但浪費市民參與回收的努力,亦打擊市民對當局能有效管理三色桶的信心。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環境局應在2022年前於18區落實中央收膠,讓全港每日棄置量排第三的廢塑料交到認可再造場處理,才能挽回大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至於塑膠飲品容器、即棄餐具等生產者責任法規和購物膠袋檢討工作,亦應盡早完成及提交立法會,才能事半功倍。
三色回收桶面世逾20年,一直由食環署、康文署及房屋署等管理,惟回收量一直偏低;今年9月底,環保署宣布10月1日起接手管理全港三色桶。翻查資料,2018年全港三色桶回收廢紙、金屬及塑膠量,分別只佔3種物料整體回收量3.7%、0.18%及0.43%。
另查漁署對狗主規管工作成效
另外,申訴專員就漁護署對狗主責任的規管工作是否有效展開主動調查。公署引述統計處2018年調查,全港約有14.7萬個家庭養狗,涉及逾22萬隻狗,雖然漁護署不時教育市民要妥善照顧狗隻,但走失、遺棄及狗隻滋擾的個案時有發生。
公署初步調查顯示,過去5年對狗主提出的檢控大部分涉及沒有在公眾地方妥善控制狗、沒為狗申領牌照,以及狗引致他人受傷等,公署關注漁護署的執管行動是否有效,認為值得探討漁護署可如何善用現行的狗隻領牌制度,以提高規管狗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