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研究:疫情利好中日關係
【明報專訊】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昨日共同發布《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20)》,指出中日皆有維持相互關係穩定的需求,雙方如能趨利避害、轉危為機,仍有望在近年企穩向好勢頭的基礎上將「新時代」關係繼續向前推進並更上一層樓。
中新社報道,藍皮書稱,中日關係發展的正常日程及回暖節奏雖因新冠疫情受到干擾,但大局和基本面未發生逆轉性異變。
與此同時,「疫情給中日關係帶來一些『利好』和促進因素」,疫情需要合作應對,中日「命運共同體」認知、價值紐帶乃至文化共鳴應當因此增強;中日經濟皆面臨下行壓力、衰退風險,加強經濟合作具有必要。藍皮書表示,中日面對疫情,自當發揮積極作用,共同維護合理的全球化進程與秩序,繼續推進地區多邊合作。
指兩國面臨制約挑戰 經濟走向偏弱
藍皮書同時指出,兩國關係發展依然面臨制約因素與挑戰,日本對華政策的兩面性同步上升。具體到經濟與安全兩個領域,兩國經濟關係走向有些偏弱化,但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圍繞構建「建設性安全關係」,雙方強化共識,但在實踐中面臨難題。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兩艘中國海警船周日至周二(11日至13日)在釣魚島海域連續航行57小時39分鐘,創下2012年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的最長停留紀錄,日方三度透過中國大使館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報道指出,自8月2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任的翌日至9月,中國公務船並未駛入釣魚島海域,日本政府高官認為,此番再次進入,可能是中國在試探日本首相菅義偉政府的動向後,發現與之前的安倍政府沒什麼變化,因此重啟挑釁行為。
路透社引述日本政府發言人稱,將以衛星影像研究中國在東海島嶼的自然資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