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內陸有害微粒超標逾18倍 都會局料空氣今日改善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華盛頓和俄勒岡州的山火肆虐,卑詩南部地區昨日繼續濃煙籠罩,內陸葛特尼地區空氣質素指數一度錄得超過400的「有害」標準。大溫哥華都會局(Metro Vancouver)預測,情況將在昨夜至今日間改善,煙霾濃度會持續降低。據悉,網上多款空氣清淨機已缺貨,電器行近日洽詢者也增加。空氣品質雖差,卻仍有市民作戶外活動。
截至昨日傍晚,溫哥華以高達202的空氣質素指數(AQI),在「全球空氣質量最差的主要城市」榜單上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波特蘭,並超越離美國山火「震央」較近的西雅圖、三藩市、洛杉磯,亦超越了阿富汗喀布爾、印度雅加達、中國北京等傳統空污城市。
中國除北京入前十榜單外,杭州、武漢、上海、廣州、瀋陽分列16名、22名、25名、26名、29名。
台北和香港則以21和18的AQI,列於80名開外。昨日多倫多AQI為20,可見溫哥華此刻離加拿大未受山火波及時的正常空氣品質甚遠。
美國環保署動態地圖顯示,昨日下午整個大溫地區一片赤紅,即空氣質素指數落入150到200的「不健康」區間。
奧肯那根河谷(Okanagan Valley)至葛特尼中部(Central Kootenay)地區則為紫色和深紅色,顯示已達到200-300的「極不健康」、及300-500的「有害」標準。
根據卑詩空氣質素指數(B.C. air quality index),卑詩內陸地區西葛特尼的卡素加(Castlegar)高濃度懸浮微粒PM2.5昨日一度錄得463.7,是正常值的逾18倍。
大溫都會局發表聲明指,預計周一(14日)的煙霧水平會降低,但隨風力、氣溫、以及山火活動的改變,大溫和菲沙河谷地區不同地點煙霾濃度可能會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