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當台灣成了你的「基地」 /文:章濤
【明報專訊】近來不少人討論移民,當中以台灣較受歡迎。假如想透過設立公司移居台灣,除了已提高的門檻,如營運年期、招聘人手要求外,尚有其他考慮因素。
以我熟知的IT公司為例,過往不少同業都在台灣設分部,善用台灣人力成本比香港低的特點,聘請當地人協助香港業務運作,「香港為主,台灣為輔」。但當下政治局勢已令情G改變,假如將來香港人非得在台灣、香港二擇其一作居留地時,台灣不再只是分擔香港工作的成本中心,而是變成利潤中心,那必須考慮稅務問題。
台灣稅制複雜稅額高
香港的稅制素來以簡單和低見稱,這優勢吸引不少外來企業落戶;相比下,台灣稅制複雜,營業稅、營所稅、綜所稅等大堆不同名目的稅收,難以釐清,而以公司名義繳稅後,股東亦要再就所得收入繳稅,比重甚至高達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故一直有「中華民國萬萬稅」這玩笑。正是這複雜而高的稅制,令台灣市場以中小微企為主,事關生意做大,稅款亦會大大提高,倒不如將發展規模限制在特定水平,免得成為「萬萬稅」的「苦主」。這心態,多少解釋了何以台灣人的拼搏心普遍不如香港人。
昔日,不少人將台灣視作營運分部,故可將稅務問題置之不理;但當台灣變成大本營,不得不正視由稅務問題衍生的負擔。
香港優勢已逐步流失,不能再如以往左右逢源;香港人的拼搏精神、世界視野等依然首屈一指。要將發展的重心轉移至台灣,法制上、稅務上、文化上的差異固然不可忽視,但香港人也必須保持拼勁、國際視野、由中西文化交流所培養成的文化能力,再憑藉反應快、彈性高、語文能力好,去從事一些台灣人不懂做、不想做、做不到的事。
作者:章濤(UDomain 集團主席、無線科技商會永遠榮譽主席)
[章濤 財科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