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十三邀:生活中提煉文學詩歌
【明報專訊】尚有1個月,香港回歸踏入23年。近日令人鬱躁的新聞無日無之,香港社會的迷霧和困局,政治身分的動盪與掙扎,成了不少詩人和文人落筆之處,觀照生活日常,書寫未來想像。走過9年的文藝雜誌《聲韻詩刊》和成立5年的「香港文學評論學會」,各有理念,希望為讀者與作者提供一定的養分,滋養本地創作和評論,免於無知無覺,方能免於陷落。
《聲韻詩刊》與「石磬文化」
中英文詩歌雙月刊《聲韻詩刊》在2011年成立,每期徵集詩稿,並設有主題、譯介、專欄等園地,推動本地新詩創作及評論風氣,促進香港與國際詩壇交流,擴闊讀者視野。詩刊成員同時組織「石磬文化」出版社,以非牟利為定位,豁免出版費用,支持本地詩集與文學評論書籍出版。
詩刊主編、詩人宋子江曾策劃多個外國詩歌專輯,如波蘭新浪潮、加泰隆尼亞詩歌專輯,又轉載「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作品,向本地讀者推介外語詩。然而,他認為香港缺乏優秀的文學譯者,無論在引進外地文學作品,或是將香港文學外譯往世界的層面上,都遇到一定的困難。
社長池荒懸舉辦過「聲韻詩歌生活節」,透過文學與音樂、視藝、設計等跨媒介的交流,催生更多作品,將香港詩帶到大眾的眼前。近來他更積極發展「讀音」網上平台(read.musicalstone.hk),希望有系統地建立網上文學資料庫,既能面向大眾,又可把作品留存下來。
曾獲得多個香港與台灣的文學獎、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詩人周漢輝,就選擇了「石磬文化」替他出版第二本詩集《光隱於塵》。從設計、用紙、字體、使用插圖,周漢輝都能參與其中,將詩集編輯得盡善盡美。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 培育文評人才
「文學雖有其嚴肅性,但都可以在生活建立美好的特質,讓人更有興趣認識文學。」非牟利文學團體「香港文學評論學會」藝術總監吳美筠表示,文學、評論、生活密不可分,學會成立5年來,致力培育文評人才,注入新動力。
學會投放資源發展評論平台「文學香港」,去年11月舉辦重讀魯迅讀書會。吳美筠表示,經典文學作品有很多評論、解構的角度,但像魯迅這種警世的經典作品,在我們的時代是更有重讀的必要。去年亦舉辦「香港文評大賞2019」,分為中學書評組與公開文評組,以徵文比賽的形式,鼓勵文學評論風氣,發掘年輕文學評論人。現就讀浸大文學院一年級的勞緯洛,是中學書評組的其中一位得獎者。他選擇了潘國靈的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為比賽的評論文本。作者在小說提出『寫作是什麼』的叩問,刺激勞緯洛思考文學的意義、寫作者姿態要怎樣等嚴肅的問題。
文學不是小眾活動,吳美筠曾舉辦一系列活動,如「四圍讀書會」,透過偵探、舞蹈、足球等主題探究文學,學會的「詩影我城」計劃,就以影像吸引了本來不讀詩的觀眾去認識新詩。
■節目重溫:《香港文學十三邀》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香港文學十三邀》。節目由三名90後作者梁莉姿、李昭駿以及李顥謙主持,訪問來自本地不同工作範疇的文學組織,與聽眾分享從事文藝工作的苦樂軼事、探討寫作者與本地文學團體,如何在社區推廣文學,以及如何啟發大眾閱讀及創作。節目逢星期三晚上9時至10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 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 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cibs.rthk.hk。
文:李顥謙
圖:蔡佳美、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