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百日】兩成患者無病徵 10歲以下四成隱形 許樹昌:病毒量可同樣高 控疫高難度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的新特性層出不窮,刷新科學界的認知,其中「隱形病人」成為控疫不可忽視的一群。本報統計發現,近兩成在港確診的人無病徵,年齡愈細,隱形病人的比例愈高,未滿10歲的患者中,隱形患者佔四成,遠高於SARS。雖然不是每名隱形病人都會傳播病毒,但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稱個別例外的患者,病毒量可達每毫升樣本1000萬粒,有傳播風險。中大專家許樹昌亦稱,無病徵者病毒量可與有病徵者一樣高,病毒傳播力強、無病徵患者多,「(控疫)好高難度」。
明報記者 許芳文【系列之四】
去年除夕,內地公布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爆發27宗不明肺炎,本地專家一度以為SARS重臨。至今年1月9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其後病毒基因圖譜亦面世,結果SARS時「摸黑打仗」的日子沒有重來。然而,病毒的傳播特性超乎專家想像,一般冠狀病毒在潛伏期前不具傳染力,惟內地於2月22日稱新冠病毒患者病發前兩天已有傳染性,更要修改「密切接觸者」定義。
隱形病人可播毒 但非全部
隨茠薶靾蚻抯擗帢K切接觸者的篩查,本港隱形病人漸浮現。截至昨日,本港有1038宗個案,當中18.7%沒病徵(見表)。港大微生物學系早前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猶如「忍者」般會避開免疫系統,令身體未能產生足夠干擾素攻擊病毒,因此發燒、咳嗽等炎症反應較少。
雖然隱形病人可傳播病毒,但不是個個都是播毒者。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說,隱形患者體內的病毒數值(CT Value)相當高,超過30,代表病毒量非常低,但本港有病徵輕微患者,病毒量可達每毫升樣本100萬粒;而部分無病徵患者的病毒數值低至22,即每毫升100萬至1000萬粒病毒。
年輕群組無病徵較多
許:免疫系統未成熟
本報分析亦發現感染者年齡愈細,無病徵的比例愈高。按年齡劃分,在港確診的0至9歲病童無病徵比例最高,15名患者中有6人無病徵,即達40%;其次是139名10至19歲患者中41人無病徵,比例為29.5%。除了60至69歲的群組外,其餘年齡組別無病徵比例都不超過20%。
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解釋,正常情G下,病毒進入身體會引發免疫系統製造干擾素,會出現發燒、肌肉痛等病徵,惟10多歲或以下患者免疫系統發展未成熟,故病徵比成年人輕微,甚至沒病徵。威院接收的10多名未成年患者,部分有微燒、肺花,但全部毋須處方抗病毒藥物。他說,年輕人免疫系統未必引發「免疫風暴」攻擊其身體,故嚴重程度及後遺症較成年人小。
SARS少隱形患者 兒童病情特別輕
2003年本港SARS爆發,共1755人染疫,299人離世,年輕患者病情亦相對輕微。許表示,沒有18歲以下SARS患者死亡,12歲以下病情特別輕。威院跟進51名未成年SARS患者半年,34%肺部有小量纖維化,但沒影響肺功能。相比之下,他當年跟進100多名成人患者兩年,他們均曾插喉或吸氧氣,最後兩成人肺功能輕微受損,影響行斜路或競技活動。
許表示,SARS甚少隱形患者,一半患者病發後第二周出現呼吸衰竭需插喉。據港大與衛生署於2003年的研究,1068名沒病徵的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當中,只有2人(0.19%)的血清測試對SARS病毒抗體呈陽性。MERS確診數字不高,未有同類大型血清測試,沙特阿拉伯曾有醫院爆發MERS,約10%至20%醫護的鼻咽樣本帶病毒但無病徵,而病毒於3日後會被人體清除。面對今次疫情,他認為港府要汲取外國教訓,不能放棄圍堵策略,避免成為另一個醫療系統崩潰的意大利。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