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抹黑 社區監控生惡果
,不少民眾也主動執行「監控」任務,舉報違反封城令的人,但有專家指出,社區監控可能被惡意利用,造成歧視和抹黑。
網上舉報掀「數碼道德」爭議
馬來西亞實施局部封城令一周後,住在吉隆坡的納贊(Hafi Nazhan)看到鄰居出外跑步,拍下對方違反居家令的照片並上載到Twitter,網民看到後報警,警方隨後在該社區拘捕了11名跑步人士。新西蘭上月實施封城令,並建立一個警方網站,讓居民舉報違反居家令者,網站在3月29日推出不足一周以來,已收到1.4萬個舉報。
網上舉報掀起「數碼道德」爭議,有人認為正常的私隱規則不適用於衛生突發事件,因事關公眾利益。澳洲前私隱專員沃茨(David Watts)說:「我們正面對致命疾病威脅,我認為沒理由不應向當局舉報合理憂慮的事。」
弱勢社群外來者成攻擊目標
數碼權益組織Access Now的亞洲政策主管基馬(Raman Jit Singh Chima)則警告,社區監控可能遭惡意利用,製造偏見。他以印度為例,通常被舉報的人可能是低種姓或必須在外工作的弱勢社群。在緬甸,外國人也成為目標,一段facebook影片顯示,在緬甸曼德勒市,有激動居民講述看到中國遊客咳嗽後闖入一座建築物。
慈善機構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緬甸總監錫德乃(Sid Naing)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說,監控和追蹤是必須的,「但不應以以滋生仇恨和恐懼的方式來做,應在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進行」。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