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察危機 韓企急研試劑建功
當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四起,韓國單日可檢測近兩萬人的能力贏得列國注目,迄今已有近120國爭取韓國製的測試病毒裝備。而當好些國家表示不敷應用時,部分韓企卻能輸出95%而應付內需猶有餘裕,這可居功於該國生物科技業洞察危機,早在1月起便埋首研製。
韓國所用的來自該國5家企業。當中Seegene所產試劑雖未得美國FDA許可,但已外銷美國等40國,在獲美國臨牀實驗室改進法案修正案CLIA認證的研究所等使用。另一SD Biosensor於1月開發,產量由1月每日2萬份增至35萬份,且擬4月起24小時不停運作,增產至逾100萬份。有份生產測試裝備的韓企Soljenteu負責人在電視節目上表示,韓國在應對新冠病毒上成了模範,所產測試裝備不僅臨牀現場測試多,而且可信度高,展示了先進的生物科技水平。
Seegene負責人千鍾潤受訪表示,當中國以武漢為中心的新冠病毒患者正迅速增加,該公司判斷認為病毒早晚會擴散到韓國,遂在該國錄得首宗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前4天,開始研製測試病毒用品。他說:「1月12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得出了新冠病毒基因排序。世界衛生組織1月15日也公開了在德國柏林沙里泰大學醫院開發出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情報。Seegene1月16日遂在公司會議上提出開發計劃,21日開始着手。1月27日從疾控本部……了解到緊急承認要求事項,便完成了緊急開發。」
測試病毒裝備是控疫一大關鍵。韓國自2月19日疫情大爆發,高峰時單日檢測量可達兩萬;從1月20日出現首宗確診,檢測總數迄周日零時,近37萬人。韓國使用的檢測法跟世衛、美國疾控中心、歐盟疾控中心等地一致。該國經歷過2015年釀韓國38人喪命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認識到快速測檢的重要,政府頒布緊急法,加快了平常需時一年的臨牀驗證過程,在兩星期就批准了那些測試裝備。結果在使用中印證出準確度達95%至98%。
另外,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訊部上周五(27日)表示,該國開發出通過免疫血清測試診斷新冠病毒的裝備,並在作臨牀實驗;一旦證明其檢定4種高敏感度新冠病毒抗原的效能,就申請緊急認證。
(韓聯社/中央日報/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