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N95巡發燒門診後結膜發炎 其後確診 專家中招料沒戴眼罩成防護盲點
【明報專訊】各地專家曾赴爆疫的武漢考察,其中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王廣發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前晚(22日)在微博發文稱,估計自己患病與早前到發燒門診時沒戴眼罩有關,病毒經結膜進入身體,更推斷「防護盲點」是沒佩戴防護眼罩。傳染病醫生稱病毒經飛沫傳播,而飛沫可於空氣中霧化成微粒,接觸眼睛或被感染。專家表示急症室分流站護士的工作高危,建議穿著包括面罩、口罩的全身保護衣物。
王廣發:料病毒經結膜進入身體
王廣發在微博表示,他經過一天的治療已退燒,患病後一直思考成因。他說曾在金銀潭醫院的深切治療部,看重症患者插喉,當時有穿著全身保護衣物及面罩,相信感染風險極小。他亦曾到幾間醫院的發燒門診和臨時隔離病房,當時門診較擁擠,他佩戴N95口罩,但沒有戴眼罩,他回想自己左下眼瞼曾輕微結膜炎,其後2、3小時開始出現發燒和其他病徵。他不排除當時發燒門診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病毒經結膜進入全身,推斷「防護盲點」是沒佩戴防護眼罩。
急救抽痰病毒飛沫可霧化傳染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表示,臨牀上做插喉、抽痰及急救等高風險程序,病毒飛沫可於空氣中霧化,變成飛沫微粒,可經眼睛、結膜感染人體,醫護診治懷疑及確診個案時會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包括N95及防護面罩。
賴偉文又表示,醫護人員佩戴N95口罩會試戴以挑選適合的型號,確保不會漏氣,可預防肺結核、麻疹及水痘等可經飛沫微粒傳播的疾病。如市民患傷風咳、上呼吸道疾病等,會噴出帶病毒的飛沫並在空氣中霧化,外科口罩足夠阻擋飛沫微粒。
醫局專家:市民應潔手不必戴眼罩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根據世衛建議,如醫護人員做插喉等高風險程序,防護裝備須包括N95及防護面罩;若一般護理,則可將N95改為外科口罩。目前醫護人員小心為上,普遍會用N95以預防感染病毒。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指出,市民防疫最重要是清潔雙手,並非戴眼罩外出,他說若手部接觸到飛沫後沒有清潔,再接觸眼部,則有可能受到感染。
明報記者
(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