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國與科網大企業聯手建檔案 斯諾登促全球示威抗AI監控
隱居俄羅斯6年 新書後日推出
6年前曾泄密揭發美國大型監控項目的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周二(17日)將出新書,當年有份跟他合作爆料的《衛報》刊登其最新訪問。斯諾登警告,美國和其他政府正與科網巨擘聯手,利用日益先進的人工智能(AI),儼如自動警察執法和監控民眾,為所有人類製造永久紀錄。他號召全球示威,仿效反氣候變化的運動,以抵制科技進步加速對個人私隱的侵害。
目前流亡定居俄羅斯的斯諾登(Edward Snowden)的新書《永久紀錄》(英文名Permanent Record,暫譯)將於周二(17日)在全球廿多國同步出版,《衛報》上周五(13日)在網站率先刊登其專訪。負責的記者麥卡斯基爾(Ewen MacAskill),正是當年親身飛到香港訪問斯諾登及報道相關文件的時任《衛報》駐華盛頓分社社長。
如今已屆36歲的斯諾登,2013年透過《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包括「稜鏡計劃」(PRISM)在內的英美情報機構大型監控項目,惹來巨大爭議。他其後自揭身處香港,面對美方追捕壓力,最終取道北京流亡到俄羅斯,在莫斯科定居至今。
他在新書首度仔細披露其背景及泄密理由,指自9.11恐襲後,美國步向「自我珝嚏v,推動秘密的政策、法律、法庭和戰爭,促使自己有所行動。
稱反對自己聲音已減弱
不過,斯諾登承認,即使自己爆料,「最大危險」仍然存在,即人工智能技術日趨精密,人臉和行為模式辨識技術便是例子。他形容配搭人工智能裝備的監控鏡頭,不再只是錄影器材,而更像是「自動化的警員」。他憂慮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政府,在大型科網企業的協助下,正在為地球每一個人建立「永久紀錄」,記錄他們日常生活的一切。
兩年前結婚 不再害怕露面
斯諾登對國企和私企處理數據的方式感到憂慮,「我們變成了被迫在權力面前赤裸生活的社會」。為了對抗這趨勢,他要求推動立法改革,並增加使用端對端加密技術,以保護電郵、短信聊天等通訊,但他明言這不足夠,主張舉行全球性的示威運動,仿效關注氣候變化的環保運動,以抵抗科技進步加速導致更多私隱遭侵犯的情G。
談到時日流逝,斯諾登直言感受美國公眾對自己的爭議觀感有所減弱,指即使不喜歡自己的人,也開始接受「因為大型監控行徑曝光,我們活在更好、更自由和更安全的世界」。
私人生活方面,被美國取消了護照的斯諾登,如今獲俄方給予永久居留權(類似美國綠卡),住在莫斯科市郊的兩房單位,透過向境外學生和民權運動人士等發表錄影演講賺錢謀生。他又透露,兩年前已跟女友米爾斯(Lindsay Mills)結婚,當年他逃往香港爆料前,並未預先知會她,他直言對此並不好受。
斯諾登曾不諱言寧願在美國或德國之類的地方生活,昔日他曾擔驚受怕,擔心被美國特工報復,不得不以圍巾、帽子和大衣覆蓋隱藏外表,但如今他顯然已在俄羅斯安居,可放心四處逛,搭地鐵,看看藝廊或芭蕾舞劇,又或到咖啡店和餐廳跟朋友見面,也曾到過聖彼得堡和索契。(衛報)斯諾登當年揭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大型監控項目,一度迫使當局收斂,中止監控電話數據收集的項目,但特朗普政府如今正尋求將其死灰復燃。
今年3月已曾傳出NSA已考慮結束該項目,理由是缺乏運作價值,這點在原國家安全總監科茨上月離任前簽署的國會致函得到證實,問題是該信函同時要求為項目的法律基礎續期,甚至希望變成永久存在。
科茨在8月14日致函國會,是他任內其一最後動作。信中科茨承認NSA已無限期中止該收集電話數據的項目,指項目反覆遭遇技術困難,總是收集比法定權限更多的紀錄。
但信件同時提到另外3項主要是聯邦調查局(FBI)所用的監控技術,要求原本在今年12月中旬到期後再續期。這些技術包括容許調查人員取得法庭指令,以收集跟國安調查相關的商業紀錄。
截聽非跟外國勢力有關的「獨狼」恐怖分子之通訊;持續截取會以換電話號碼方式逃避監控的懷疑間諜或懷疑恐怖分子的通訊。
科茨信函提到,當局支持將這3項技術的相關法律條文永久生效,而非只是再延長數年。
(紐約時報/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