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港病根 新華社斥地產商囤地 地建會稱誤會 學者:中央拒面對港人真訴求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持續逾3個月,內地官媒新華社及中央政法委過去兩天分別撰文,稱修例風波背後的深層次根源之一是房屋問題,不點名稱既得利益集團囤地牟利,阻礙政府發展棕地。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昨日則發聲明回應,稱囤地是「誤會」,問題在於發展土地的程序冗長。有學者認為,內地輿論顯示中央要向地產商施壓,配合特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但反修例風波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問題,中央此舉是不肯面對港人的真正訴求。
促「放一放」私利凝聚共識
新華社昨日凌晨發表時評,提到反修例風波折射出的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其中最突出、最迫切、最讓人詬病的是住房問題,已到了痛定思痛、必須解決的時候了」。文章稱,雖然特區政府提出措施增加土地供應,但除了受反對派掣肘,亦受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批評他們「抬高自己囤積土地的價碼」。文章稱,香港當務之急是止暴制亂,同時亦要解決深層次矛盾,「徹底消除社會動蕩的病根」,又提到民建聯建議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建公屋,香港各界應「將私人的、局部的利益放一放」,逐步凝聚共識。
此外,中央政法委前日亦在微信發表文章,稱反修例風波背後的深層社會根源之一是樓價高企,又提到利益集團阻撓政府發展棕地。文章稱:「在當下的香港亂局中,不少香港年輕人把房價高、租金貴的不滿甚至憤怒發泄到了政府頭上,但不得不說,他們的發泄,也許搞錯了對象。」
地建會:發展程序冗長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昨發聲明,形容囤地是「誤會」,稱商會會員「與香港同呼同吸」,一直以來期望政府加快土地供應,但問題在於發展土地要經過複雜而冗長的行政、諮詢和審批程序,動輒要花10多20年才能建屋,故應簡化程序。
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經民聯石禮謙接受查詢時稱,不評論中央是否針對地產商,但認為社會現時如此亂,政府還要推出空置稅(見另稿),是想將地產商變成社會深層次問題的「代罪羔羊」,「政府郁矕N賴地產商囤積,唔反省鵀菑v」。
石禮謙:政府沒自省 尹兆堅:卸責地產商
民主黨尹兆堅稱,地產霸權一直人所共知,現由北京、特區政府及民建聯再指出問題是政治動作,意在轉移視線,將反修例風波的政治責任卸給地產商,以及為區議會選舉取悅建制選民。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中央藉反修例風波向地產商施壓,要求他們全面配合政府房屋政策。他認同房屋問題是深層次問題之一,但反修例風波中,年輕人擔心的是失去自由、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中央將風波根源總結為房屋問題只是一廂情願,不肯面對港人真正訴求。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認為,政府有需要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建屋,而推行時總會遇到不少阻撓,例如業權人會就賠償討價還價,土地使用者、議員等或提出反對,加上現時社會不信任政府,即使有法例亦未能順利收地。
學者料地產商配合安撫公眾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現時中央向地產商施壓,加上社會衝突不斷,估計地產商對《收回土地條例》的反彈會較小,「收地程序需時,不會今日就即刻可以做,但若社會氣氛不好,樓價可即時大跌,相信地產商會配合政府,先安撫公眾情緒」。
明報記者
(反修例風暴)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