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二戰紀念禮 美英法俄領袖缺席
主戰國僅德赴會 顯現歐洲分歧
今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周年,當年首先被入侵的波蘭舉行紀念儀式,但出席的大國領袖不多,原先主角美國總統特朗普臨時缺席,其餘主戰國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中,只有德國總理默克爾到場。昔年歐洲列強難以調和的政治分歧和對立的意識形態,將歐洲拖入二戰深淵;事隔80年,在波蘭舉行的這場紀念儀式仍處處透出歐洲內部政治分歧,部分民族主義當道的國家更嘗試按意識形態需要重塑史觀,惹來不少爭議。明報記者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軍入侵波蘭西線,第一擊目標是但澤自由市(今格但斯克)的西盤半島(Westerplatte),英國和法國兩日後對德宣戰,西方視之為二戰開端。當年德國跟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內容包括瓜分波蘭,蘇聯同月17日攻擊波蘭東線,華沙10日後陷落,歐洲自此戰火重燃,跟歐亞大陸另一端的日本侵略戰爭並提,合稱第二次世界大戰。
特邀烏克蘭總統 展聯合抗俄立場
80年後的今日,波蘭政府以東道主身分舉行紀念儀式,但多數涉戰大國領袖都缺席,並處處折射出歐洲以至西方的內部分歧,及民族主義政客如何用二戰遺產各自撈取政治利益。波蘭政府原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演說,但後者因要應對颶風取消行程,改由副手彭斯頂上。但特朗普提到短期內會重新安排到訪波蘭,展示他跟民粹意識形態相近的法律與公正黨(PiS)政府有良好關係。對比之下,特朗普對德國的態度可謂兩樣,他原定行程再次跳過德國,被質疑故意冷落默克爾政府,以報復對方拒絕配合華府政策。
二戰同盟國英、法都無領袖赴會,德國總理默克爾最後時刻答應到場,而華沙更以克里米亞爭端為由,沒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反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展現重視波烏關係抗俄的立場。
現屆波蘭政府跟德國為首的歐盟建制並不咬弦,故即使默克爾臨時赴會,也不代表兩國關係好轉。波蘭和德國近年掀起索取戰爭賠償的話題,儘管在納粹侵略中喪生的波蘭人多達500萬,即使不計當地猶太人也有約200萬,但因戰後波蘭落入蘇聯控制,德方賠款都是經莫斯科轉交,很多波蘭人如今投訴根本沒收過任何賠償。德國堅持這議題已結束,波蘭則稱尚未正式提出申索,但已成潛在政治風波。
在國際關係外,戰爭記憶的塑造也引發政治爭議。《衛報》形容,波蘭一如其他中歐國家,近年專心描繪納粹統治暴行,淡化本國民眾在猶太人大屠殺的參與角色,更推銷經修飾的戰爭史詩。以西盤半島的戰爭遺址為例,原屬格但斯克自由派市政府的管轄範圍,但執政PiS政府打贏司法戰,奪取控制權,計劃興建全新博物館,以紀念衛國英雄,預計2023年前落成。批評者質疑這是PiS政府搞歷史修正主義大計的一環。
圖改歷史定論 波俄舉動惹議
《衛報》指這次被華沙「排斥」的俄羅斯也不例外。10年前的今日,時任總理普京在西盤半島發表演說,罕有承認促成瓜分波蘭和挑起二戰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道德上是不可接受,實際操作上則是無意義、有害和危險」,是一個「錯誤」。俄羅斯如今卻嘗試改變歷史定論,文化部長撰文宣稱該條約是「蘇聯外交的勝利」,外交部亦發起以動畫和「二戰真相」twitter標籤輔助的網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