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03
    星期一

戲劇比賽 活學通識概念

[2019.06.03] 發表
學生們都投入戲劇表演,花心思準備道具和服裝,不少台詞都引起觀眾大笑。圖為4M班的表演,主題為「醫療問題」。
4S班的「文化保育」劇目贏得最佳通識概念應用獎,「最佳男演員」趙智強(左一)說要代入角色思考其立場。
一休老師

【明報專訊】台上是精彩的戲劇演出,台下的「觀眾」即時就議題的爭議點「投票」和寫下理據。元朗商會中學的中四學生,以戲劇演繹通識概念,更從比賽中學習到答題技巧。

文:古晨燕

圖:古晨燕、學校提供

◆通識戲劇學習三階段

元朗商會中學通識教育科主任黃鳳鳴指出,是次通識戲劇比賽的學習可分三大部分:

前期:自主學習

中四級學生抽籤決定戲劇主題(基建發展、醫療問題、勞工權益、文化保育和貧窮問題),自行蒐集資料,敲定內容和發掘當中的持份者和關注點,合作撰寫劇本。

中期:綵排和表演

每班以小組工作坊形式修改劇本和綵排。5齣劇在禮堂舞台輪流上演,每上演完一齣劇,台下的學生分組用平板電腦就議題的爭議點「投票」,例如「企業應否為利潤極大化而犧牲勞工權益」、「香港青年能否透過教育脫貧」等。各組的立場會投影到大熒幕,同學也可通過平板電腦看其他組的意見。

然後學生參考資料討論並於工作紙上寫下論據,再將答案上載至雲端電子學習平台,主持教師即場點評,提點答不同題型的注意事項等。

後期:反思及分享

各班於通識堂上再就議題討論。黃老師透露比賽部分議題會在期末考試出現,於學期尾舉辦活動變相能幫同學溫習;另會安排學生公開分享。

◆同學:投入角色助理解持份者

是次比賽籌備約1個月,受訪學生都認為活動可訓練思考。通識學會主席梁嘉琪舉例說:「學會看一件事情的(正反)兩面、多角度思考。」通識戲劇比賽的評分項目還包括運用通識概念。奪得「最佳通識概念應用獎」的為4S班以保育上環永利街為藍本的「文化保育」劇目,飾演男主角好友阿康一角並獲得「最佳男演員」的趙智強說,與課堂上閱讀資料不同,戲劇要求代入角色,他們能設身處地思考事件中不同持份者的感受,日後也能用角色扮演這種模式去思考議題。例如故事中舊唐樓面臨地產商收購,男主角夾在希望孩子將來有更好生活環境而贊成收購的妻子,以及住了幾十年、對祖屋有深厚感情而反對拆卸的媽媽中間,左右為難,各人要代入故事中的不同持份者並揣摩角色。

表演完後,學生們還要與其他班同學分組討論議題。陸倩瑩是比賽的兩名「最佳女演員」之一,她憶述討論時也遇到「他(組員)認同,但我不認同」的情况,這時她指要「以理服人」,「大家各提出論據,協商後寫較好的答案」。

學校往年也有舉辦通識戲劇活動,但形式有別,黃老師說如何平衡「概念運用」和「趣味」一直是難題,今年學生在運用通識概念上的進步很大,能生活化和自然地表達通識概念,於編劇上落了苦功,「當然一休老師(「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學校發展主任梁承謙)的幫助很大」。

元朗商會中學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下「優質學校在香港」的成員學校之一,QSIP學校發展主任陳鴻昌和一休老師到校指導學生撰寫劇本和綵排等。一休老師指要結合通識和戲劇元素並不容易,學生要消化所學,演出時觀眾才能捉到重點。而與學生商討劇本初時,他發現學生思考傾向「非黑即白」,因此提醒他們現實事件中有不同角度。校長丘志良亦欣賞師生的付出,相信學生對學科知識會有更深刻印象,「今次的活動也會成為中學生活的美好回憶」。

■相關概念

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團隊精神(team spirit)

■思考問題

你參與過哪些印象深刻的通識科活動?其如何能助你學習通識?

[通通識 第589期]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