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之下 歐洲地位空前重要
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歐洲成了中美兵家必爭之地,月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踵訪歐,近期又再有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趙克志等高官陸續出訪。
外長王毅上周五在北京集體召見歐盟及其27個成員國駐華大使,簡報中方在中美貿易戰的立場,近日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又在布魯塞爾受訪,高調批評美方。連串舉動顯示,中方已將對歐外交置於空前重要的地位。
中國藉歐制美有斬獲
雖然歐洲暫時對中美爭端保持中立,但已不自覺捲入中美貿易談判。有報道指,中方在中美談判中的立場變化,就是緣於接到歐洲國家的警告,若對美資有單方面的優惠或承諾,歐洲要求比照執行,否則會向世貿組織(WTO)投訴。不論消息是否屬實,但中方迄今宣布的開放政策,都是宣稱對各國一視同仁。
這局面令人與聯想到百多年前的「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該政策由時任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William Rockhill)構思,十九世紀末,英、法、德、俄、日正瓜分在華利益,進軍菲律賓的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即所有國家在中國都享有平等的商業和工業貿易權。當時列強的利益平衡,從某種意義上維持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雖然今日中國不太可能聯歐抗美,但藉歐制美仍有斬獲,在「一帶一路」國際論壇和避免禁止華為兩役的勝利,或鼓勵中方進一步深耕歐陸。
栗戰書上周到訪挪威,能源合作被指是主要議題,隨行有中海油高層,並到訪挪威石油巨頭Equinior總部所在地斯塔萬格(Stavanger)。另外,正爭取2021至2022年間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挪威,也需要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支持。
栗戰書到訪奧地利時,正逢該國陷入政治危機,但他給維也納動物園孤獨的大熊貓送去一個伴侶,在當地應可獲相當關注。
中美關係遇挫下,積極發展中歐、中俄、中日關係就成中方重點經營的對象。習近平下月初將應邀赴俄羅斯官式訪問,並會以主賓身分,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上周外長王毅已赴俄作準備,普京特地在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之前見王毅,彰顯中俄關係的重要。同時,習近平的首席外交顧問、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到訪日本,獲日相安倍接見,也是為下月底習近平訪日準備。
習近平將於下月赴日本大阪出席G20峰會期間,到日本東京展開他就任國家主席6年多來首次訪日。
訪俄是老友定期會面,訪日則是亞太外交新猷,從王毅與楊潔篪兩人的級別「卡士」可看出,日本之行的重要性遠超俄羅斯之行。孫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