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3.19
    星期二

各行各業﹕空勤主任 機師「第三隻眼」

[2019.03.19] 發表
機艙設備﹕Emily坐在直升機上機師的位置,解說不同按鈕的用途。每當有新的機型投入服務,機師都要熟習操作系統,避免真正行動時手忙腳亂。
機師位置設有數個屏幕,分別展示了地圖、機身水平和高度、機外鏡頭畫面等資訊。
機師座位後面是空勤主任的位置,一級空勤主任鄭家華(圖)介紹各種按鈕的用途。
直升機內的地板設有「路軌」,方便隊員增減座位數目或移動座位。
機艙設備﹕若傷者傷勢較嚴重,不便坐起,機上的擔架便派上用場。
(賴俊傑攝)
(賴俊傑攝)
快速游繩裝置﹕拯救行動中,飛行服務隊隊員有時需從機上游繩而下,故機上備有繩索,並由空勤主任擔任「絞車手」,操作繩索升降。
(賴俊傑攝)
飛行服務隊有定翼機和直升機,視乎搜救行動的性質決定使用哪款飛機,而不同型號的機種,其巡航速度、載客量、裝備等各異。圖為定翼機「挑戰者605」。

【明報專訊】「空勤主任就像是機師的第三隻眼。」政府飛行服務隊三級空勤主任張子軒(Jove)這樣描述空勤主任與機師的關係。署理高級機師黃詠妍(Emily)也補充,因為飛行過程中機師視角有限,需要空勤主任輔助,在旁提醒障礙物的位置。自言曾多次「出生入死」的他們,分享飛行生涯中的高低起伏。

直面生死 出勤臨危不亂

一般而言,飛行服務隊出動的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預先知道時間、地點的任務,如運送地政總署、水務署的人員到偏僻山澗做工程,另一類是突發的救援行動,「市民其實無法直接向飛行服務隊求助,通常我們是收到警方或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的通知,才會出動」。Jove最難忘的一次救援行動在2017年9月,那次他們接到協調中心的預警,指一艘漁船在海上發生火警,兩名漁民燒傷,他便與其他當值的救援人員準備出發。臨起飛前,他們又收到通知,得悉傷者原來有7名,要再調整裝備,「每次起飛前都要考慮距離、傷者數目,然後安排用什麼機型、入多少燃油、派出的救援人員和裝備數量等」。他回憶救援的場景:「當時我看見傷者全身熏黑,頭髮都(被火燒至)鬈起了,以為是外國漁民,便用英語跟他們溝通,豈料對方以普通話回答……他們燒傷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平衡風險 救援要取捨

「傷者最後能否得救,我們並不知道,只能盡力去救。」飛行服務隊的救援行動經常面對「生」與「死」,Emily談起時不無感觸。Emily加入飛行服務隊初期,某次要跟隊員到石澳大浪灣搜索一名衝浪失蹤的男子,搜救是「成功」的,他們找到那名男子並將對方送院,但幾天後才得知該男子最終不治。而許多情况下,救援工作要取捨,她又舉一次驚險的救援經歷為例,「我們接到一宗求助,共有兩個人困在山谷,那裏樹木較多,(飛機)降落十分困難。當時其中一名傷者被困溪澗,已經不省人事,另一人則是清醒的」。最終他們只救走昏迷的傷者並即時將對方送院,「可能有人會質疑,為什麼不一併把我(指被困者)帶上機。其實我們不是放棄你,只是想將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你的處境相對安全,便會交由消防等地面部隊拯救。若硬要去救,一來會延誤機上傷者的治療,二來再次降落風險太大,最壞情况是連我們(救援人員)都會被困」。

輪班工作 24小時候命

機師和空勤主任每周上班44小時,每周工作5天,需輪班工作,「我們分A、B、C三更,A更是早上7時至下午4時,B更是下午1時至晚上10時,C更由晚上10時至翌日早上7時」。所謂意外就是「意料之外」,隨時會發生,故飛行服務隊需要24小時候命;空勤主任則有「日夜之分」,Jove解釋:「在職級以外,空勤主任還會分為5個等級,由於晚間的搜救工作難度較大,只有三級或以上的空勤主任才能於夜間參與搜救。」而負責操作繩索、把搜救員送到地面的「絞車手」,需由四級或以上的空勤主任擔任,夜間行動的絞車手更要求達第五級。

訪問當天天氣、能見度較差,除了下雨還有霧,Emily和Jove卻常需在惡劣天氣下出動,「當然都要考慮實際環境,是否真的可以起飛,但有不少救援行動是在刮颱風等情况下進行的」。Emily笑着補充:「像是今天,如果有求救個案,我們也要立刻出動,可能做不成訪問了。」成為機師,她亦要學懂調整心態,「一開始心情會很緊張,因為會擔心救援行動能否成功,之後就學識不要想太多,專注駕駛更有助完成任務。反而如果是做非救援的任務,心情就會放鬆點,特別是回程途中,可以放心欣賞風景」。

空勤救援要膽大鎮定

「起初想成為機師,其實是受劇集《衝上雲霄》影響。」Emily大學畢業就投考政府飛行服務隊,獲取錄後曾到美國的航空學校接受為期14個月的培訓課程(培訓過程詳見頁4)。「政府飛行服務隊大概隔兩至三年才做招聘,我當年參加招聘時約有二三千人應徵,最後好像只有四至六人通過考核。女機師的比例更少,在我加入前更只有一名女機師。」

Jove的入行經歷更為「曲折」,他大學畢業後投身警隊,卻發現自己更喜歡參與能直接救人的工作,「其實我一直都想加入飛行服務隊,但一直不獲聘,前前後後花了7年時間,一共考了4次才成功」。

轉眼間,Jove已當空勤主任6年,Emily更已有十多年的飛行經驗,對救援工作深有體會。「這些年來的經驗告訴我,最重要是夠大膽,因為空勤主任的職責是給機師提供飛行方案。」Jove看了看身旁的Emily,笑着補充:「Emily的職級比我高,但我若發現她做錯決定,也會即刻糾正她。若我還在想『她是我上司,當眾說她做錯了,會否被記恨呢?』,稍一猶豫,整個機組都可能有危險。」而Emily認為,機師最重要是「心靈強大」,「機師要為機上所有情况負責,所以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保持鎮定,你一慌張,整架機(上的隊員)就會陷入險境」。Jove展示他和Emily身上的翼章:「機師制服上的翼章,中間有個螺旋槳的圖案,空勤主任制服上的翼章圖案則為指南針,分別代表了我們的職能——Emily負責掌控架機,我就擔當輔助機師的角色。」

飛行服務隊屬紀律部隊

政府飛行服務隊前身為皇家香港輔助空軍,現為政府轄下其中一支紀律部隊,其中行動組專門負責搜索及救援、運送傷者、撲滅火警及支援警隊行動;他們也會到南中國海等參與搜救行動。飛行服務隊設機師、空勤主任、飛機工程師、飛機技術員4個職系,前線的救援行動主要由機師和空勤主任負責。救援行動中,機師專責駕駛飛機,空勤主任除輔助飛行工作,也擔任絞車手及直升機拯救員的崗位。

文:韓祺疇

圖:賴俊傑

[明路—生涯規劃 第51期]

更多教育
試場速報.澳門升學:直接申請
【明報專訊】欲赴澳門升學,除了循上期介紹的「四校聯考」方式,經考試報讀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及澳門科技大學,同學亦可透過「直接報名... 詳情
【明報專訊】.問.May﹕ 我有個很要好的朋友,以往我們都是形影不離的,但最近她拍拖後,她每天放學就立刻離開學校,連我邀約她吃晚飯,她... 詳情
規劃情報﹕理大生研防倒瀉裝置  助手震病人飲水
【明報專訊】4名香港理工大學職業治療學應屆碩士畢業生李亮邦、曾湘雯、哈穎瑤及盧卓朗,為了幫助因患柏金遜症、中風等而出現手震的病人,於2018... 詳情
【明報專訊】學友社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以問卷訪問了1970名應屆文憑試(DSE)考生,調查顯示分別有20%及22%受訪者考慮到... 詳情
行星科學家:多發掘興趣  勿只重學業
【明報專訊】宇宙廣闊無邊,箇中許多秘密仍有待太空人和天文學家拆解。曾任職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萊斯特大學「80後」行星科學家Suzann...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