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3.14
    星期四

摘星拆解﹕手機普及影響青少年成長

[2019.03.14] 發表
衛生署2017年的調查顯示,本港13.1%小學生及33.9%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資料A

衛生署在2014及2017年分別訪問約2000人,包括中、小學生及其家長,了解中、小學生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情况及影響。2017年的調查顯示,13.1%小學生平均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較2014年上升10個百分點,12.4%懷疑自己沉迷網絡,但當中只有10%有尋求協助。至於中學生,33.9%每日上網超過3小時,19%懷疑自己沉迷網絡,僅7.7%尋求協助。

小學生當中,53.1%受訪者曾因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而與父母爭執,35.7%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減少睡眠時間,兩個數字均比2014年的調查上升逾10個百分點。至於中學生,分別有近七成受訪者表示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而與父母爭執或減少睡眠時間。

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中學生受網絡的不良影響較小學生嚴重,但小學生出現不良影響的比例升幅明顯,而性格內向、興趣少、與家人關係不佳的學生,較容易因為網絡而出現不良影響。

資料來源:〈衛生署調查 揭逾半中小學生與父母就上網起爭執〉,《明報》即時新聞,2018.02.08

◆題目 (卷二 延伸回應題)

「智能手機普及會損害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10分)

◆拆題

?應對題目中的「智能手機」特質及「青少年個人成長」的需要及目標有所了解

?題目關鍵在於智能手機的普及有否對青少年個人成長產生直接損害

?答題時應善用資料並加以延伸說明

■學生試答﹕.背景知識.概念化.扣題作答.推論解說

.學生答題∕.教師評語∕(見表)

總評

同學能展示對議題的理解和利用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內不同概念回應題目,並能利用資料內容協助說明。然而,若能將青少年高度依賴智能手機的現象與跟家人的關係獨立成段加以說明,說服力會更強。

成績:8/10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教師 羅潔玲

[通通識 第571期]

更多教育
愛爾蘭綠衣巡遊
【明報專訊】3月17日是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你或許對這節日感到陌生,但原來它是愛爾蘭人非常重視的宗教節日與國家... 詳情
國有特色﹕三葉草代表愛爾蘭
【明報專訊】(封面答案開估)聖帕特里克節源於5世紀末的愛爾蘭,旨在紀念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3月17日正是他逝世的日子。聖帕特里克據說出生... 詳情
新聞焦點﹕錯字有損國家形象
【明報專訊】玩一玩﹕ (圖2)中你能找出錯字嗎?我們平日都會看漏字、寫錯字,一旦發現便要改正。若作為代表國家的政府部門網站,發布的內容... 詳情
【明報專訊】■小測試 巷(港)、影(映)、駒(齣)、籃(藍)、料(科)、妻(棲) ■玩一玩 1. C 2. D... 詳情
新聞有常識﹕(1) 故宮推文創產品 吸引年輕人
【明報專訊】北京故宮每年接待1700萬人次遊客,惟其文化產品很少人買,故宮近年以「根植於傳統文化,緊扣人民群眾大眾生活」定位,將傳統文化與現...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