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市民出席公眾諮詢 「華裔加人博物館」
學者促增互動元素
【明報專訊】省府計劃興建的「華裔加拿大人博物館」,在昨日舉行兩場公眾諮詢會,約共200人出席。卑詩省貿易省務廳長周烱華表示,這個博物館的構思是以「生活博物館」(Living Museum)為主,希望將華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串連在一起,並讓本地華人不同年代的生活,以一個具備活力的方式呈現。
昨日的公眾諮詢會在西門菲沙大學位於市中心的Morris J Wosk Centre for Dialogue進行,兩場的諮詢會合共吸引約200名市民參與,場面熱鬧。而大會亦安排了粵語、普通話和英文三種不同的語言進行分組討論,並由工作人員筆錄市民的意見。其中,有不少社區內的老華僑到場表達意見,提到希望博物館能夠讓本國的國民更深入認識華人的文化和生活,減少在社區內的歧視。此外,也有人提出希望將不同年代華人的生活方式保存起來,並讓新一代的年輕人更了解過去華人在本國的經歷和生活。
主構思為「生活」
周烱華在接受採訪時強調,這個博物館的構思是以「生活博物館」為主調,希望能夠引起省民的共鳴,也彰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其中,他舉例指,在歷史上華人與原住民之間往來的故事,是其中一個可以考慮放入博物館的主題。他期望能夠將不同種類的故事、生活方式、文化產物等元素帶入構思當中。
而這個項目的其中一名顧問,卑詩大學歷史系教授余全毅認為,「生活博物館」應該具備互動性,並能夠令參與者有更多對生活上的反思和改變,而非單純以玻璃箱保存文物並展出。他舉例指,世界上許多成功的博物館均有與入場參觀人士互動的部分,例如日本橫濱的拉麵博物館會有不同種類的拉麵讓參觀者試食。他認為倘若華裔加拿大人博物館能夠有這類的互動性元素,一方面能夠增添博物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讓參觀者更深入地體會本地的華人文化,甚至讓他們思考在生活上如何做出一些行動去支持和保存華人文化。
本月多場公眾諮詢會
有關「華裔加拿大人博物館」的公眾諮詢除了昨日已在溫市舉行兩場會議外,也會在本月19日於錦碌市(Kamloops)、24日於納奈莫市(Nanaimo)及26日於維多利亞市(Victoria)進行多場公眾諮詢會。周烱華希望這些公眾諮詢會能夠吸納更多不同省民的意見,並共同確立一個最適合的方法保存和頌揚不同年代的華人在本地所作出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