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05
    星期三

明年果菜料漲價 肉類海鮮降 一家四口食物支出增逾4百元

[2018.12.05] 發表
報告預測明年蔬菜價格將上漲。(張伶銖攝)
明年肉類價格料下跌。

【明報專訊】加拿大食物價格報告(Canada Food Price Report)預測2019年果菜漲價、肉類價下調。所有食物價格將上漲1.5%至3.5%,這令到一個四口家庭每年購買食物支出將比今年增加411元至12,157元。報告指出,導致明年食物支出增加的原因是蔬菜上漲4%至6%,水果上漲1%至3%,而肉類及海鮮價格則呈現下跌。撰寫報告的教授蘇默齊(右圖)憂慮加人將較難負擔果菜健康食品。

華人乾貨進口商則說,受到加元下跌的影響,常用乾貨例如香菇已上漲15%,而一些精明消費者則表示會南下到美國採購便宜食物,以對抗明年物價上漲。(見另稿)

報告並分別對各省明年食物價格漲跌情況作預測,卑詩省明年食物價格將會高過全加平均,即1.5%至3.5%,而本省在2018年食物價格上漲也高過平均。

撰寫該報告的作者之一,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Quelph)商業經濟學院食品商業學教授蘇默齊(Simon Somogyi)指出,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維持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而蔬果支出的增加,有可能會令加拿大人減少買健康食物。

貴湖大學和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已經第9年合出加拿大食物價格報告,該報告預測今年的食物價格上漲1%至3%,而實際已上漲1.8%,落在預測範圍之內。2019年該報告預測食物價格將上漲1.5%至3.5%,較今年上漲略多。

報告指出,在8大類食物當中,上漲最多的是蔬菜,明年將上漲4%至6%,餐廳用膳上漲2%至4%,水果上漲1%至3%,麵包上漲1%至3%。至於肉類則下跌3%至1%,而海鮮則下跌2%。

在個別省分的預測方面,食物價格將高過全加平均上漲幅度的省分是阿省、卑詩省、安省及沙省;價格上漲低於全加平均的省分則是在大西洋省分。至於緬省及魁省食物價格上漲則預測在全加平均數。

蘇默齊說,造成蔬果價格上漲的原因是氣候,以及市場對蔬果的需求增加以致。

他指出,明年有極大可能再出現「聖嬰現象」(El Nino),屆時北美將會出現較乾氣候,此外,由於人們對植物蛋白質的攝取增加,這些均是令食物價格上漲的因素。

他分析,人們對植物蛋白質的攝取增加,也是令到肉類及海鮮價格下跌的原因。

報告的另一名作者,達爾豪斯大學管理與農業系的教授查理布伊斯(Sylvain Charlebois)說,現在加拿大人比從前更少吃牛肉,與2010年相比,加拿大人少吃了9400萬公斤的牛肉,因為對牛肉需求減少,所以價格也下跌。

除了肉類價格明年將下跌,海鮮價格也將下跌,蘇默齊指出,從10年前的金融危機開始,這兩類食物的價格均出現穩定上漲,而明年這兩類食物價格下跌,對於食物支出帳單會有正面幫助。

在外食部分,報告指出,明年外食的支出將比今年多出143元,主要原因是最低工資上漲,令餐館經營成本增加。報告指出,加拿大人的食物支出有35%用在外食,這也非常傷荷包。

更多要聞二
華人食用進口乾貨 價格漲幅料更高
食物價格報告估計,明年各類食品漲價1.5%至3.5%,溫哥華新華食品的負責人謝伯衡指出,華人家庭平時常食用的乾貨均需要進口,而今年加元匯率又... 詳情
華裔南下美國購蔬果 產地直接團購 節省開銷
本省食物價格連年上漲,令到市民必須各自發揮創意設法節省買菜錢,有華裔市民會增加南下到美國採購蔬果的次數,而有市民則會與朋友團購,從產地直接訂... 詳情
聖誕購物送禮旅行娛樂 平均每人支出達1130元
【明報專訊】迎接聖誕新年的活動已經展開。不過﹐對於加拿大人而言﹐聖誕的開支﹐並不僅僅限於購買禮物﹐而且還包括﹕節假日的娛樂(92%)﹐購買聖... 詳情
梅龍尼今出席老布殊國葬 內閣部長和駐美大使同行
【明報專訊】加拿大庫務委員會主席布里森(Scott Brison)和加國駐美大使麥克諾頓(David MacNaughton),周三將聯同前... 詳情
4歲童目睹溫市雙屍綁架案  檢方促法官採納證供
【明報專訊】逾兩年前的溫哥華雙屍兼另一男子被綁走的案件,檢控爭辯一名4歲年幼男童目擊事發經過,指他的證供可信。 2016年9月17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