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裝黑盒逾10年 運署不聞問 年初起要求交「月報」 兩車長一周400次急煞
【明報專訊】今年2月大埔公路19死車禍,政府事後成立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調查報告最快本月出爐。聽證會文件顯示,運輸署2003年起要求專營巴士安裝電子數據記錄儀(俗稱「黑盒」),以監測行車安全,但逾10年來對黑盒紀錄及規格「不聞不問」,今年1月始規定巴士公司每月交超速、急煞車等報告。聽證會文件中,其中一份「月報」揭示有巴士公司一個月內錄得271宗超速;另黑盒監測紀錄顯示,兩名九巴車長今年7月一周內分別錄得約400個(每個以秒計)急煞紀錄。
有議員批評運輸署後知後覺,「連收集(黑盒紀錄)也不做,如何監察?」有巴士工會代表則表示,巴士公司在車禍後加強監察車長駕車表現(見另稿)。
專家批無善用數據 錯失改善安全機會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黑盒技術已發展成熟,數據除可助找出事故成因,更關鍵是預防意外,批評署方無善用黑盒數據,「錯失多次改善巴士安全機會」。
巴士聽證會上月底完成收集證供,其委任的代表大律師上周四(29日)向委員會提交總結書面意見。運輸署長陳美寶今年5月8日出席聽證會提及,署方「採取主動」要求巴士公司每月提交黑盒抽查紀錄,並稱新措施「不是因應意外」所做。
運署:主動要求交月報 非因意外
運房局:因深水鶢捏蚼n求提交
不過,根據運輸署呈交文件,稱「月報」是「由於去年9月深水鶣陘畯P命車禍,署方要求專營巴士公司加強內部監察巴士車長安全駕駛技巧與服務表現」。運房局常秘黎以德在前一日(7日)作供承認,當局因深水鶢捏蛂A要求巴士公司提交「月報」,被委員會代表資深大律師鄧樂勤質疑反應被動。
本報日前向運輸署查詢,為何黑盒政策實施多年,今年才收集每月黑盒數據,發言人未正面回覆,但解釋「月報」安排是「為了解巴士黑盒行車紀錄及跟進工作」。
另外,運輸署文件顯示,某巴士公司今年1月「月報」,在8552次例查黑盒中,錄得271次超速(超出行駛道路最高車速),公司發出口頭或書面警告。至於九巴提交的黑盒急煞(harsh brake)資料,其中一份紀錄在今年7月24至30日,有51名九巴及龍運車長累計有4分鐘或以上急煞紀錄,紀錄最多分鐘的兩名車長在7月底一周內有約400個(每個以秒計)急煞紀錄,累計達6分多鐘。翻查九巴呈交文件,二人分別駕駛64K線(來往元朗西與大埔墟站)及23線(來往觀塘碼頭和順利h),兩線均有上下山路段。
九巴:急煞未必涉不當 一周超4分鐘會觀察
根據九巴當時的黑盒急煞偵測值,當巴士1秒內減速超過時速7公里,每秒會產生1個紀錄。委員會提及,該標準下巴士企客有握扶手亦會感搖晃。九巴有指引及監察,當有車長一周累積急煞時間超過4分鐘,名字會記錄在案,公司會派便衣觀察車長駕駛。九巴發言人表示已派人跟進上述兩名司機個案,強調急煞未必是駕駛不當,要視乎實際路?,包括有否其他車輛突然切線,或行人突然走出馬路。
九巴職員權益工會理事長李國華說,10多年前亦曾駕駛64K線,形容「挑戰大」,因行經的林錦公路「斜又窄、多彎位」,被車長稱呼為「入少林寺」,「如能駕馭這線,就證明技術好」。翻查資料,64K線巴士曾涉多宗車禍,包括2005、2015及2017年曾發生與大型車輛如貨車相撞事故。
李耀培表示,黑盒技術多年來發展成熟,而且數據「非常有用」,除找事故成因,更關鍵是預防意外,以64K線為例,「只要綜合同公司其他急煞或超速數字,便可辨別哪些路風險較高,進而找出道路設計、還是司機問題」,批評署方無善用黑盒數據,錯失改善巴士安全機會。
(巴士聽證會回顧)
明報記者 高卓怡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