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水耕機 教STEM惜食
【明報專訊】要讓小朋友見證生命的誕生和成長,種植是不二法門,惟校園空間有限,較難翻土耕作。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開展「校園環保小農夫」水耕菜種植獎勵計劃,藉水耕讓學生記錄植物成長過程,推廣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學,並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栽出的蔬菜亦會送到老人院等機構,教導學生惜食概念。
50校參與 收成送老人院
水耕計劃一共50間中小學參與,當中約四分之三為小學,團體斥資40多萬,大部分資源用作為19校購買華南農業大學研發的水耕機,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第一分區主席楊啟健表示,期望學生在種植過程中培養科學精神,思考「水下面有些什麼,令到(植物)愈來愈大,大到食得落肚,對他們探索科學精神加倍很多」。
楊補充,每一輪收成料需5至6星期,初期會種植較容易培植的西生菜,但考慮到長者較喜歡中式菜,中後期會主力種植菜心和小白菜等。該會亦將透過社交媒禮,讓學生反思和記錄種植過程,並設學校參與獎、量度耕作物總重量的收成獎、最有趣照片等獎項鼓勵學生;另設教師最佳教案獎。
小學學量溫 中學學種植條件
參與學校油w地天主教小學校長余佩琴表示以往學校也有水耕設施,惟設計較原始,設施亦被超強颱風山竹摧牷A經計劃獲贈水耕機,可較有規劃地教授STEM。余說初期會先讓20名小四和小五學生試行培植,並會跨學科應用在常識和電腦科中,「(電腦科)可以就耕種量度溫度,也可以有一些電腦程式去進行」;參與的中學則可透過水耕探討pH值和溫度等條件對種植的影響。
油w地天主教小學小六學生梁樂謙表示,幼稚園也種植過植物,對水耕種植很好奇,「不用泥土較方便,不會吸引蚯蚓」。上述計劃至明年4月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