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10
    星期六

大館致歉 允馬建講座借場 馬建順利入境 質疑背後有更大黑手

[2018.11.10] 發表
大館總監簡寧天昨晚透過電郵向傳媒發聲明,稱留意到馬建公開稱今次是以小說家身分在港出席活動,「無意借大館作為促進個人政治利益的平台」,決定為兩個其參與的香港國際文學節講座提供場地。(資料圖片)
馬建昨午5時許抵港,約6時10分成功入境,10多間傳媒在機場守候。馬建向傳媒展示昨持英國國民護照入境,並稱今次事件反映不止是大館負責人問題,而是背後應有「更大的一個黑手」。(馮凱鍵攝)
就近日藝文界連串受阻事件,油麻地碧波押視藝空間宣布即日起閉館7天抗議,館外玻璃交叉貼有紅白相間的膠紙及黑布,又貼着閉館抗議聲明,及掛上一個打了交叉的「中國夢」招牌。負責人陳式森(三木)表示會繼續閉館,因最近政治漫畫家巴丟草的「共歌」展覽被取消事件未有任何轉變,不見得文化界在大館改變拒絕借場決定後已取得勝利。(曾憲宗攝)
香港國際文學節和大館網頁昨午一度仍顯示,兩場馬建參與的講座移師至的中環Nan Fung Place二樓The Annex舉行,記者昨到現場發現重門深鎖(圖),未見有任何準備情况。(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曾被中國拒入境、最近發表新書《中國夢》的作家馬建今日在港舉行講座,大館前日表明「不願見到大館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突然拒絕借場,被指是第二場地的南豐集團昨午亦稱,旗下的The Annex並非講座場地,令該兩個國際文學節講座頓成「人球」。馬建昨順利抵港後表示,事件反映不止是大館負責人問題,而是背後應有「更大的一個黑手」。

事情於馬建獲准入境後急劇轉變,大館總監簡寧天昨晚發聲明致歉,稱由於馬建公開稱是以小說家身分出席活動,「無意借大館作為促進個人政治利益的平台」,故重新允許提供場地,讓活動如期舉行。

明報記者

曾居港多年的馬建,昨午約5時許由英國飛抵香港,逾10間傳媒派員在機場守候,馬建順利入境後稱自己雖是香港永久居民,惟怕麻煩而以英國國民護照入境香港。對於他有份演講、今日舉行的香港國際文學節兩個講座先後被通知無法在大館和南豐的The Annex舉行,馬建稱事件反映不止是大館負責人問題,應有「更大的一個黑手」,並表明就算要他在大館門口舉行講座,「只有一個香港人喜歡聽,有一個讀者跟我溝通,我也要去」。被問到黑手是誰,他稱「一定是馬會之上更大的團體,它可控制香港輿論,可控制香港未來」。本報昨向馬會查詢,但未獲回覆。

馬建料與新書《中國夢》有關

今年5月馬建曾到港當浸大的分享作家,討論文學和寫作,當時沒有問題,他估計這次來港的問題與其新書《中國夢》有關。

馬建下周一(12日)晚返英,他昨表示今次或是最後一次能入境香港,亦不會再來港了,「我不知道這幾天我走在香港的街上,會不會被失蹤、被消失」。

文學節一度稱移師The Annex

南豐否認借場

大館取消借場後,文學節和大館網頁一度顯示馬建的兩場講座移師至南豐所屬的中環The Annex舉行,惟南豐昨午回覆本報稱,The Annex並非講座場地,「我們與活動及作者均無關係」。

大館總監:馬以小說家身分活動

事件最終在馬建入境後兩小時出現變化,簡寧天發聲明稱,嘗試與文學節為講座物色另一場地但失敗,又留意到馬建曾公開稱「今次是以小說家身分出席在香港的活動,無意借大館作為促進個人政治利益的平台」,故決定提供場地,又為此事帶來的不便致歉。

文學節昨晚在網頁回應,對馬建安全抵港感欣喜,並對講座按原定計劃舉行感興奮。聲明又引述馬建回應大館決定,高興大館改變想法,期待在講座中講述其新作《中國夢》。文學節今早將與馬建在大館的講座場地舉行記者會再作交代。馬建昨晚11時再在個人Twitter回應,稱自己作為小說家,沒有政治利益,但其包括《中國夢》在內的著作都是「深刻的政治」(deeply political),無論作家本身是否有意為之,所有文學都帶有政治。

馬建獲放行 馬凱拒入境

蔡子強:中方更抗拒「港獨」

作家馬建和任職《金融時報》的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馬凱同樣持有英國護照,前者昨成功入境,後者前日(8日)卻被拒入境。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兩者入境情况有差別的主要原因是馬凱觸碰了中方有關「港獨」的絕對紅線,相較馬建的《中國夢》在政治上批評內地,中方對「港獨」的紅線抗拒更大。

藝文界昨群起聲援馬建(見另稿),視覺藝術家黃國才表示,大館改變決定是「知錯能改」,反映只要藝文界團結就能成事,若沉默只會一個一個「被消失」,但強調大館總監簡寧天的「失職」無法在大家心中磨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更多要聞
馬凱被拒入境 英:違一國兩制精神 華春瑩:港府有權管制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亞洲新聞主編、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圖)9月被拒工作簽證續期,早前來港時獲... 詳情
英外交部國務大臣:一國兩制面臨壓力趨大 港優勢削弱無人有好處
【明報專訊】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田銘祺(Mark Field)昨日抵港並展開行程。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英國非常關注馬凱被拒入境,以及...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馬凱被拒入境,24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日聯署抗議及譴責入境處決定,批評政府此舉是進一步箝制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批評事件會進一... 詳情
遭黑衣口罩男襲擊 學生動源召集人報警
【明報專訊】提倡香港獨立的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圖)昨晨報案,指遭人襲擊。他表示,昨早7時許出門上學,離開位於元朗的寓所大廈未幾... 詳情
新招分流大橋客 被指難解東涌迫爆 放寬旅巴接團 籲搭A線  巴士站「打蛇餅」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第3個周末,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預計,本周末經大橋來港的旅客,會較上周的10萬人次更多,呼籲旅客不要集中乘搭接駁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