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09
    星期五

3D打印巨型佛像 北京複製雲岡石窟

[2018.11.09] 發表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第18窟近日藉3D打印技術在北京被複製成1:1比例模型(上圖)。下圖為第18窟的原佛像。(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位於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的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其第18窟近日藉由3D打印技術在北京被複製,高大的立佛「走」出了千年石窟。這尊複製佛像使用樹脂材料,可耐潮、阻燃、防腐、防水,方便「積木式」拆裝、運輸。

雲岡石窟研究院早前已利用數碼技術,成功複製第3窟大佛和第12窟「音樂窟」。雲岡石窟第16至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由當時著名高僧曇曜主持開鑿,揭開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

其中第18窟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

高15.5米 逾800樹脂模塊組裝

雲岡石窟研究院數碼化室主任寧波表示,第18窟複製項目由雲岡石窟研究院和北京建築大學合作,經過3個多月數據蒐集、3個多月數據處理後,20多台大型3D打印機耗時一年打印出800多塊模塊,再用3個多月拼裝上色,最終完成對第18窟的1:1高精度模塊化複製。

寧波說,複製窟整體高17米,寬22米,展現了第18窟原貌,未來有望落戶北京,「複製用的是改良性能的樹脂材料,具有耐潮溼、阻燃、防腐、防水等功能,還可以積木式拆裝運輸」。

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指出,近年研究院通過與多家大學及科研院所長期研究,為雲岡石窟建立3D「數碼檔案」,融保護、研究、管理、展示為一體的數碼平台不僅可顯示石窟現况,還可預測文物若干年後的變化,一旦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受損,亦可獲精度極高的修復。

石窟逾1500年歷史 建數碼平台保育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造像5.9萬多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更多中國新聞
福建化工原料碳九泄漏 52人不適送院
【明報專訊】福建泉州市泉港區4日發生的近7噸化工原料碳九(碳九芳烴,C9 aromatics)泄漏事件,污染近岸海域,令附近多名村民不適,漁... 詳情
中國擬年內四川再放歸一隻貓熊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動植物司副司長張志忠表示,計劃今年內在四川都江堰虹口保護區放歸一隻大熊貓。 中新社報道,張志忠8日在大...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昨天首次發布圈養大熊貓數據稱,中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截至今年11月,全球圈養數量達548隻,有58...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電競隊伍SadStory因未參加「中國賽區」,遭取消參加在中國大陸舉辦的2019 Katowice ESEA比賽資格,昨天案... 詳情
【明報專訊】孟宏偉落馬一個月後,中國公安部人事變動迎來新任副部長。國務院7日公布一波人事令,其中外界視為「習家軍」的中國公安部部長助理林銳被...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