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先看題目,活捉主旨
問︰蒲sir,你上次說主旨、立意等選擇題,不必看原文,九成也知道答案,好像很神奇,可以再表演一次嗎?
答︰大家研究一下吧,又不是馬戲團,談不上表演啊!
問︰哈哈,我找到一條2018DSE的主旨題,問以下哪項是《命解》(註︰課外古文考材)一文的主旨?
A. 憑藉智慧,可改變命運。
B. 憑藉德行,可改變命運。
C. 按照道義,不計較命運。
D. 順乎心意,不計較命運。
答案是?
答︰假設我們都沒看考材原文,你直覺哪個選項是答案?
問︰當然是A,我希望自己可以憑智慧改變命運。
答︰這是俗人的看法,好明顯,九成會錯。記得我跟你說過,文章主旨離不開立意,根據中文科課程目標,儒家思想佔於主導地位。順帶一提,2014DSE出過《史記.孔子世家》,考材有一段顏回與孔子的對話,幾可代表儒家對人生、命運的看法。顏回說︰「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也。」簡言之,只要自己按照道義,大可不必計較際遇、命運。回看選項,我敢肯定,不必計較命運的立意一定勝過改變命運。認不認同是一回事,但課程精神一定以儒家思想為主。因此,我的答案是C。
◆題目是最好的助手
問︰老師,真神奇,我查了答案,果然是C。
答︰D一定沒可能,「順乎心意」傾向道家,從教化角度言,一定被儒家比下去。
問︰這個重要線索也可以幫我們立即奪取額外的兩分。另有一道三式判斷題,問《命解》一文的「循其方,由其道」,是代表「處事應考慮是否順應自然」還是「處事應考慮是否有利世人」?
答︰兩個選擇互相排斥,只能一「是」一「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儒家的道,一定是考慮能否有利世人。當然我們一定不會掉以輕心,最後還得由「原文」做檢測。
問︰老師,但文章可以有不同理解。
答︰對,正因如此,題目的用語才最重要。考試時,這代表「官方」的理解,為了求分,無法不依從。其實,如果有資源,每個人都想請一個助手,答題亦然,何不善用題目,讓它們變成自己的助手?比方說,關於《命解》一文,題目在發問前,先述及一些背景資料,其實在暗中提示內容。題目指出,有些人相信命運,有些人不相信。作者……又以什麼例子說明?
問︰這豈不是用白話文協助我們做文章撮要?
答︰你話頭醒尾,正是如此,「處事應考慮是否順應自然」(否);「處事應考慮是否有利世人」(是)。先看題目,活捉主旨,再回到原文,這樣你考試時的心神也較易安定。定而後能「勁」,此之謂也。
圖:網上圖片
文:蒲葦 - 資深中學中文、文學科主任、教參書編者、大學中文教學顧問。著作包括《我要做中文老師》、《「說話考試」不離題》、《DSE中文科16課必考文言範文精解》等。
[語文同樂 第3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