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衝流量 內地自媒體亂象多
【明報專訊】自媒體興盛,使內地民眾能夠在網絡上自由表達言論,不過隨之而來的卻是謠言與譁眾取寵的文章。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楊鵬教授指出,這些所謂的自媒體,藉由張冠李戴的文字或影片,擴大衝突點,以獲取利益。
當人們逐漸厭倦「農場文章」,自媒體也隨之升級,將焦點對準更「高大上」的議題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訪問大陸期間,微信朋友圈就流傳一則推文稱,「未來3天我將在中國,Twitter在中國被禁止真的很糟糕。真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同時並標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山寨版帳號。
發布這則推文的帳號名稱與頭像都顯示為特朗普,語意也模仿得唯妙唯肖,但事實上這個假帳號是由「即刻」自媒體平台上的網友所創。此推文推出後,4天內就有100多萬張截圖,確實「即刻」捧紅了這個網站。
網友幽了一默確實無傷大雅,但部分自媒體為獲得關注,屢屢發表驚世駭俗的言論。不少帳號以「馬雲演講」、「專家預測」,或發布無從考證的假新聞,再加上斷章取義的標題以吸引網友目光。
自媒體獲取流量的手段不同,有些背後還有「黑科技」支撐。覃照(化名)是一個自媒體團隊的負責人,旗下只有7名員工,卻經營300多個帳號,月入1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事實上他使用價值僅3元的「爆文神器」,創作僅需10秒,再利用洗版軟體散播文章,藉由網絡流量獲取暴利。
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曾直言,一個好的產品需要的就是滿足人性的七宗罪,即淫欲、懶惰、貪婪、饕餮、傲慢、暴怒以及妒忌。而這七宗罪正是自媒體的流量來源,從「小三」、「犯賤」、「男人大小」,到治療癌症新發明、養生聖品等,紛紛都顯示人性就是吸引網絡流量的神祕力量。
中山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安認為,自媒體與傳統媒體不同,它只需滿足大眾眼球,不用保持職業操守,以「吸睛」為目標,因此不肯自律,本質上很難「斬草除根」。
「看似是互聯網(網際網絡)問題,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問題。」楊鵬指出,人們為了獲得利益,確實會超出道德底線,因此需要政府多方聯合管制,畢竟要靠資本家自身的力量自律,幾乎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