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倡建橋 胡應湘:通車圓心願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儀式昨早在珠海舉行,早年已提出興建大橋連接香港和珠海的合和主席胡應湘(圖)亦有出席儀式,他形容大橋開通是圓了心願。他建議政府開山填海建屋,認為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土地太少。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表示,大橋開通可配合《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
胡應湘1983年已提出建橋連接香港和珠海,他稱建橋的構想「有實現好過無實現」,因為大橋有助大灣區發展,增強競爭力。惟他認為大橋逾千億造價昂貴,若早些落實興建,費用會更便宜。
中華總商會:拓粵西商機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大橋將有助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三地經濟融合發展,為香港經濟開拓新的增長空間。
蔡冠深指出,港珠澳大橋打通珠三角東西兩軸,為業界開拓粵西商機,將大幅減省陸路客運和貨運成本與時間,有助促進港澳和內地人流物流便利往來。另外,大橋香港口岸坐落大嶼山,毗鄰香港國際機場,有利鞏固本港航運物流樞紐地位,為大嶼山長遠規劃,包括《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帶來裨益。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表示,大橋開通可改善珠江口西岸的交通配套,讓珠三角港資企業能把部分生產業務轉移或擴展至粵西、粵北等廣東省較偏遠地區,甚至向廣西、雲南、貴州等大西南地區延伸,一方面可節省生產成本及紓緩勞工短缺問題,另一方面可拓闊市場空間,有利擴大內銷。
廠商會指有助港企產業轉移
吳宏斌稱,大橋開通更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海陸空交通樞紐的地位,可配合「明日大嶼」願景,認為大嶼山具備充分條件發展「機場經濟」及「橋頭經濟」,並且成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製造更多就業機會並鞏固本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