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消暑散熱」,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綠豆湯、冰西瓜。其實盛夏適當吃點辣也有助散熱,早在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裏就提到,「辛主發散」,即辣味食物有助於將體內的熱氣消散。現代的科學研究也表明,辣味食物能讓人體各部位血管擴張,如此一來身體就會散熱。對於濕氣重的地區來說,夏天吃辣還能給身體「除濕」。
不僅如此,夏季炎熱,人們接觸寒涼食物的機會大大增加。除了喝冷飲、吃冰棍,夏季人們常吃的西瓜、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茄子、蘿蔔等果蔬,都屬於寒涼性食物。
吃多了容易損傷脾胃,輕則胃脘不舒,重則胃疼。而吃辣味食物有助平衡寒熱,對健康有益。
給大家推薦幾種適合夏天吃的辣味食物,它們除了有「散熱除濕,平衡寒熱」這個共性外,還有獨特的保健價值。
辣椒?其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質辣椒素,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可開胃、消食,還有助降低血壓、保護心臟,並且能加速癌細胞死亡,而不會損害健康的細胞。夏天可以常吃新鮮的辣椒,其中富含維他命C,有助增強免疫力。
辣椒最好不要油炸,否則其保健效果會大打折扣。
薑?薑的主要辣味來源是薑辣素,它能增強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起到促消化、健胃、增食欲的作用。
薑還能預防夏天常見的空調病。薑的吃法很多,如熬薑湯,炒菜放薑絲,燉肉、煎魚加薑片,做餃子餡加薑末等。
大蒜?大蒜素是大蒜的主要辣來源,它平常是以蒜氨酸形式貯藏在蒜瓣中,碾碎後才會在蒜酶的作用下,形成大蒜素。大蒜素能促進人體對維他命B1的吸收,具有殺菌、降血脂、抗癌等功能。大蒜素遇熱也會失效,因此盡量生吃大蒜,並且最好搗碎成泥放10~15分鐘後再吃,這樣更有利於大蒜素的生成。
洋蔥?洋蔥的辣味成分是有機硫化物,研究表明,有機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癌、抗炎症的作用,同時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功效。洋蔥切開後在空氣中放置過久,或者高溫加熱等烹調方式,都會使有機硫化物含量減少。因此,洋蔥最好的吃法是生食或短時間清炒。
芥末?芥末中黑芥子素和白芥子素水解後會生成揮發性的辣味物質———異硫氰酸烯丙酯,這種活性物質有助防癌。芥末對鼻子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最好不要單獨吃,可放入餃子醋或醬油裏食用。
老祖宗食補養胃貼士
在快節奏生活的壓力下,胃是人體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器官之一。如今,胃腸相關慢性疾病已經成為中國患病率、就診率均位於首位的病症。其實,從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了養胃的重要性,並對一些能夠養胃的食物做了記載。本期,為大家介紹幾種老祖宗推薦的養胃食物。
南瓜?據《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對於養護脾胃很有好處。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他命、維他命C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南瓜烹飪方法多樣,可蒸食、熬粥或煲湯。
小米?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的記載。從營養方面來看,小米特別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鐵和維他命B1含量優於小麥、大米和玉米,特別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食用。小米的膳食纖維含量在粗糧中偏低,口感細膩而容易消化,也適合6個月後的嬰幼兒食用。小米可單獨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棗、百合等熬成營養粥品,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
薑?中醫認為,生薑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去冷除痰,開胃」。生薑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惡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薑富含的薑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欲。薑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紅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對兒童以及老人的視力都有益處,並且還富含鉀、鐵和維他命B6等營養素。紅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來熬粥。
山藥?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后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食材助眠香蕉牛奶誘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失眠的困擾?有睡眠障礙的人真不少,常常到要入睡的時候,大腦還在東想西想停不下來, 那種身體明明已經很累卻想睡還睡不著,到隔天的精神狀況更差,也讓自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情況裏,導致許多身體系統逐漸開始出現一些狀況。
其實要改善失眠問題,可以嘗試著從飲食方面著手,多吃些有關助眠的食物,只要改善飲食習慣,就能讓自己用有高品質的睡眠!
牛奶
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可以幫助安定神經,緩和情緒,睡前可以喝一小杯溫牛奶,聽個輕音樂,讓自己放鬆入睡。
香蕉
香蕉有豐富的色胺酸,色胺酸是幫助入睡很重要的胺基酸,他會轉化成與調節睡眠有關的神經物質,使人感到飽足、放鬆,進而誘發睡眠。多吃香蕉可以讓你一夜好眠,心情也會變好!
紅棗
紅棗是很好的助眠食材,尤其對於翻來覆去經常作夢的淺眠朋友們,可以達到靜心安神的功用。
芝麻
芝麻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他也含有色胺酸及豐富的鈣質,能讓人放鬆緊張情緒,容易入眠,睡前喝點芝麻糊或吃點含有芝麻的小零食,也是很好的選擇!
若想藉由飲食來調整睡眠品質,可以多加攝取含有以上營養素的食物。在睡前食用咖啡因、酒精、過油過甜過鹹等重口味食物,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安定,而導致不易入睡或睡眠品質不佳。
除了以上的建議外,還是要均衡飲食且適當運動,才能維持身心健康。且若失眠症狀嚴重,建議還是尋求專業醫生,做更進一步的治療。
麥肯基腰背運動:後仰動作
麥肯基療法(McKenzie Mecha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在全球用於醫治痛症已超過五十年歷史。由於療效顯著,始創者新西蘭物理治療師Robin McKenzie獲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授予OBE勳章。
今天麥肯基療法已是北美各大學物理治療系必修課程。麥肯基療法中專門幫助長期腰背痛患者回復活動能力的麥肯基腰背運動(McKenzie Back Exercises)共有七個簡單練習動作,本欄會連續兩週簡略介紹。
動作1:俯臥平躺
患者可俯臥將身體盡量伸直、將雙臂放在身側、頭轉向一邊,然後盡量放鬆身體並維持俯臥平躺姿勢約兩至三分鐘。這個簡單動作可幫助放鬆、減壓及拉直腰椎。建議患者最多可每天練習此動作八次、或每隔兩小時練習一次。
動作2:俯臥伸展
患者首先俯臥平躺身軀,然後將雙手手肘置於肩膊正下方、運用上臂及手肘將上半身撐起。維持俯臥伸展姿勢約兩至三分鐘。這個動作可幫助回復腰椎天然曲線。建議患者最多可每天練習此動作八次、或每隔兩小時練習一次。
動作3:俯臥完全伸展
患者首先俯臥平躺身軀,然後將雙手置於肩膊正下方、挺直手肘將上半身完全撐起。維持俯臥完全伸展姿勢約兩秒,並重覆動作共十次。這個動作可幫助回復腰椎後仰的活動能力。建議患者最多可每天練習此動作八次、或每隔兩小時練習一次。
動作4:站立向後伸展
患者首先站直分開雙腳,並將雙手置於腰後,然後上半身盡量後仰,同時要注意保持雙膝挺直。維持站立向後伸展姿勢約兩秒,並重覆動作共十次。這個動作雖然未能像俯臥完全伸展般將腰椎往後伸展到極限,但卻勝在能讓患者隨時隨地練習動作,不受場地局限。建議患者最多可每天練習此動作八次、或每隔兩小時練習一次。
上述四個練習動作為麥肯基腰背運動中恢復腰椎後仰功能的基本動作。對於長期腰背痛患者,應從俯臥平躺耐心練起。只有毫無困難地完成之前動作的全部重覆次數者,才可挑戰下一個練習動作。不要一下子跳去練習後期動作,以免弄傷腰背。
如果練習時預到難以突破的動作,又或沒法練成某個動作,便應找接受過麥肯基療法專門訓練及認證的醫護人員幫忙。
本文作者傅卓明博士是安省八十個得到認證的物理治療師之一。讀者亦可到麥肯基療法網頁 http://www.mckenzieinstitute.org/ 尋找其他已獲麥肯基療法認證的醫護人員。
下週本欄會繼續講解麥肯基腰背運動的彎腰練習動作。